何章海

何章海,字越蘇,直隸省正定無極縣人。1898年生,幼年就學於直隸陸軍國小、1913年考入直隸省立正定中學,1917年考入清河軍官預備學校。

1923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步兵科。同年3月,何章海同保定軍校第九期的同學何基灃、張克俠、邊章五、張壽齡、董振堂、季振同、黃中嶽、唐邦植、傅同善等同學一起到北京南苑兵營擔任戰術教官。 因何章海在南苑見習時在佟麟閣團擔任過教官,佟任第十一師師長後調何擔任師參謀處長,1926年9月17日,馮玉祥“五原誓師”,組西北國民聯軍。何章海在聯軍總司令部擔任中校參謀。1927年5月,西北國民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同南方北伐軍會師於河南。馮玉祥在洛陽成立軍官學校,吳錫祺任校長,何章海擔任軍校戰術教官,
1928年,陸大第九期恢復招生,10月,馮玉祥親自從第二集團軍官佐中挑選20人報考,30歲的何章海被選中,並考入陸大。
1930年10月,西北軍全面瓦解,馮玉祥宣布下野,何章海等來自西北軍的陸大學員失去餉項來源,經何章海、崔貢琛向校方交涉,南京軍政部才批准按每個人入校前的官階發給薪餉,直到畢業。
1931年11月,陸大第九期畢業,崔貢琛、何章海等9人輾轉來到山西汾陽峪道河,在柳林社看望了馮玉祥,到汾陽西北軍官學校任教。當時的《大公報》上曾刊登過南京國民黨政府對拒不從命的9名西北軍陸大畢業生給於警告處分的訊息。
1932年10月,馮玉祥從泰山移居張家口,何、崔二人陪同前往,駐張家口土兒溝。
1933年春,日軍侵占熱河,長城抗戰爆發,馮玉祥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5月26日,馮正式就任同盟軍總司令,佟麟閣任同盟軍第一軍軍長,何章海任第一軍參謀長。
1933年8月17日,同盟軍瓦解,何章海陪同馮玉祥回到泰山。寫出了《抗日的軍糧——煎餅》一書。
1935年春夏之交,蔣介石兩次派李烈鈞到泰山請馮玉祥去南京,7月,馮派何章海、宋秀德先到南京了解蔣的真實意圖,9月,何章海接替鄭錫安就任孫連仲第二十六路軍少將參謀處長,11月,馮玉祥到南京就任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全面侵華,蔣介石電令駐湖北花園的孫連仲第二十六路軍北上保定,馳援第二十九軍,8月,何章海協助孫連仲指揮了保北抗戰,忻口抗戰。後該軍改第二集團軍,改任第二集團軍參謀處長。1938年4月3日參加了徐州戰役的台兒莊會戰及保衛大武漢戰役。
1939年10月,第二集團軍原參謀長王範亭因病離職,何章海任集團軍中將參謀長。何參謀處長一職由荊得文繼任。1943年5月,何章海任第五戰區豫、鄂邊區游擊軍中將總指揮。1944年任第2集團軍總部中將高參兼後方留守司令、第十一戰區駐石門(家莊)中將主任。
抗日戰爭勝利後,何章海退出內戰戰場,先後擔任南京國防部中將部員、第十一戰區中將高參、華北“剿總”中將參議、天津前進指揮所中將參議等閒職。1948年3月,何當選為國民黨第一屆國大代表 。
1949年1月在北平參加起義。新中國成立後,何章海到解放軍南京高等軍事學院任教。1956年任水利部參事,北京市民革成員。19 65年1月17日病逝,終年67歲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