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楚史專家]

何浩(1929年-),現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湖北省楚史學會常務理事兼創立者之一,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史學家,專注於楚史、黨史研究。 何浩治學嚴謹,運用史料嫻熟,立意開闊,選題新穎,每有所得。在楚史研究方面篳路藍縷地辛勤耕耘的累累成果,更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他的楚史論文不斷地被中國人民大學圖書文獻中心主辦的刊物轉載,10多次被《新華文摘》,《中國史研究動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等摘發要點。在日本同行中,他的楚史新論,多次被引用,在美國和澳大利亞,他的楚史研究也引起了史學同行的注目。 著有《戰國時楚封君初探》《楚滅國研究》等。

人物生平

40多年前,何浩滿懷革命激情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戰爭。他在軍旅中刻苦自學,勤於練筆,1947年起就擔任子二野十二縱隊文工團的創作組長。新中國的誕生,極大地激發了他的創作才華。自1950年起,在文藝刊物上發表了10多篇短篇小說。1952年他的小說集《土地的故事》出版,那時何浩才23歲。
何浩與學術研究結下不解之緣,卻是在60年代中期發生的那場劫難中,他被下放到省五七幹校的後期。他利用在教務處當資料員的機會,一面抓緊學習,一面編寫了《政治經濟學名詞解釋》,《<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提要和註解》,《<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簡介和註解》等小冊子,共20餘萬字。那時,他因患著類風濕性疾病而癱瘓,行動極為不便,生活也難以自理。可以想像,當時他是以多大的毅力、多大的艱辛在努力自學和研究。
1975年,他在通讀《史記》時,開始對史學著作愛不釋手,特別注意收集楚國歷史文化方面的資料。1979年,他調到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在《江漢論壇》編輯部從事史學編輯和學術研究工作。白天編輯史稿,晚上則擠出時間讀書、研究,做文章。從979年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唐詩選>注釋中幾處地名位置質疑》開始,便一發不可止。8年內,他先後在中央和地方綜合性學術刊物上發表了楚史及黨史研究論文48篇,逾35萬字。他身殘志堅,勤奮不息,在寫楚史研究論文時,還研究了湖北的歷史文化,參與主編了一部《湖北歷史人物辭典》,還主編了一部60餘萬字的《歷代愛國名人辭典》。兩部辭典同時榮獲1986年湖北省首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三等獎。

個人作品

何浩治學,善於爬梳史料,明辨真偽,反思陳論而立論穩實。他的《春秋時楚對江南的開發》,依據先秦史籍,結合考古材料,參照有關歷史地理文獻,探討了楚人所開拓的洞庭湖南直至五嶺以北的楚國南境的大致地望,闡述了楚國開發江南在壯大楚國實力、促使南北民族融合的重要意義,打破了所謂楚境不過洞庭湖南的傳統觀點。文章發表後,即被有關刊物轉載,引起同行注意。他的《巢國史跡鉤沉》,針對史學界的流行看法,重新考察了巢人的族源,探討了西周初周人東征戰場及銅器銘文所顯示地望,考定商末周初巢人活動於今山東泅水流域,春秋時巢在今安徽壽縣南、六安東北,同時探尋了群舒的形成及南下遷徙的路線,斷定巢為楚滅。這類文章,如《“楚申包胥使于越辨”》,《春秋時楚滅國新探》、《季氏立費國及其相關的問題》,《<左傳>“夏訥”考》,都受到了同行的重視。

何浩治學,善於旁徵博引,以小見大,窺探全豹。在一系列重大的楚史研究問題上有開拓,有創新。他的《試論西周春秋時楚國土地制度》,第一探探討楚國的宗法制度,並從楚國的宗室貴族家族入手,對西周、春秋時的楚國土地制度及其相關問題作了嘗試性研究,提出了土地王有制前提下的宗法貴族等級占有的觀點。文章發表後,在楚史學界引起了較大反響,中國人民大學《先秦秦漢史》、《經濟史》同時轉載,《中國史研究動態》並詳加介紹。他的《戰國時楚封君初探》,首次論證了楚國封君制的起源,特點,指明了封君制的弊端和危害,《試論楚國的君位繼承制》,則一反傳統觀點,詳細地考察了楚國君位嬗變的具體史實,明確得出了楚國實行嫡長子繼承制的結論。兩篇論文,立論高,氣勢大、統攬巨觀,新論恢宏,在先秦史學界頗有好評。

個人生活

何浩不顧身殘體弱,長年伏身書案,不輟探索,除已完稿的23萬字的《楚滅國研究》外,還擬另行撰寫專著。當我們請他指點學海迷津時,他誠懇而堅定地說:“咬定青山不放鬆!"這便是他成功的奧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