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沿革
為明崇禎年間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何如寵為祭祀祖先而主持興建。
1943年,桐南區抗日民主政府機關曾設於此,渡江戰役時,二野三兵團屬部曾在此設立指揮部。
建築格局
何氏家廟坐北朝南,面闊18.4米,進深41.4米,門樓、前廳、廊廡、正廳、後進均建在中軸線上。硬山兩面坡屋面,抬梁式磚木結構。大門設計考究,配置門當戶對,上方篆書陽刻“何氏家廟”四字,門楣下方刻“陰陽圖”。家廟裝飾較為簡樸雅潔,具有明顯明代建築藝術風格。
文物價值
何氏家廟在建築藝術上巧妙地將木、石、磚雕與建築融入一體,精巧靈變。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保存完整,是安徽省僅存的一座以“家廟”命名的宗祠建築,豐富了祭祀建築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