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原型
從燕京大學副校長的身份看,“何其滄”的原型有可能是當年的燕京大學代理校長陸志韋。燕京大學成立於1919年,校長原為美國人司徒雷登。1929年後,燕大在中國註冊,自此必須遵守國民政府教育部的規定,校長由中國人擔任。這樣,司徒雷登此後出任教務長,而中方校長被稱為“代理校長”,實際上相當於副職。1945年後,陸志韋曾任燕大代理校長。
不過,與劇中“何其滄”不同的是,陸志韋是語言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和詩人,其專業並不是經濟學,也不可能是國民黨政府的經濟顧問。但是,他主張民主,反對內戰,並親身參加了反對蔣介石政權的民主運動,表現出知識分子的良知和勇氣。北平解放前夕,他堅決拒絕胡適等代表蔣介石政府提出的邀請,不去台灣,而留下來迎接新中國的誕生。1952年燕大被分拆後,他被調入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後來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文革期間曾受到衝擊,1970年病逝於北京,終年76歲。
角色經歷
學富五車且性情耿直的“何其滄”是燕京大學副校長,也是國民黨政府的經濟顧問,受“建豐同志”的特意委託,和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行長“方步亭”一起設計代號為“孔雀東南飛”的幣制改革方案,以挽救國統區的經濟。
何其滄他身上有俠客的豪放,也有學者的耿介,更有赤子的天真。身為國府經濟顧問,對所謂的幣制改革不屑一顧,稱其為“廢紙”,卻又不得不為之(為求美援),因而被不少激進的教授學生所非議。面對進步師生被抓被殺,以及內戰不息、民不聊生,自己也被迫吃美國的救濟糧的現狀,他內心極其苦悶,卻又無能為力。但在學潮中,他用一把老骨頭擋在學生前面,用他的影響力對當局施加壓力,保護進步勢力———白髮蒼蒼的老校長與其他教授一起,席地坐在進步師生與抓捕他們的荷槍實彈的軍警之間,這樣的場面的確夠震撼的。
何其滄愛護兒女的方式是鼓勵他們追求自由,順從內心,常藉口自己耳聾不干涉女兒私事。對女兒何孝鈺的終身大事,他雖然內心更加中意得意門生梁經綸,但從來尊重女兒的選擇。
媒體評價
業內人士這么評價78歲的焦晃飾演的何其滄:“長衫的老爺子一派仙風道骨,白襯衫的老爺子更是遺世獨立。搖頭淺笑嘆幣改,摺扇輕點論江山。一位疼愛女兒的老父親,一位關心愛徒的好先生,一位‘不懂’政治的燕大校長,一位風骨嶙峋的學者大家。這樣的何其滄,這樣的焦晃,怎一個愛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