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胃腸道疾患引起為最常見且容易識別,其他由於腦、腎、肺疾患引起者則辨認較難。胃腸道疾患常由輸液不當引起,呼吸道疾患如肺炎及支氣管哮喘均可產生ADH分泌異常,顱腦疾患如腦炎、腫瘤等可以引起腦性低鈉血症。腎疾患常由於長期忌鹽,鈉入量偏少,一旦發生感染、吐瀉、進食量少等,很容易發生本病徵。
臨床表現
鈉為細胞外液主要的陽離子,其主要生理功能為維持細胞外液容量、滲透壓及鹼儲備方面起重要作用,保持神經、肌肉正常應激性。故缺少鈉時產生下列症狀。
1.細胞外液容量減少:表現循環不良、休克,如面色蒼白髮灰、皮膚花紋、四肢厥冷、血壓下降、少尿等,曾有報導因患腎病綜合徵,長期忌鹽再加上合併感染,引起低鈉血症而死亡。
2.釋放ADH增加:使水分在體內瀦留,或補低張液過多,致細胞外液滲透壓減低→細胞內水腫→腦細胞水腫→顱內高血壓;如精神萎靡或嗜睡與煩躁不安交替,兩眼凝視,重則驚厥、昏迷,嚴重時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
3.神經、肌肉應激性低下:表現為四肢肌張力低下、膝反射減退、心音低鈍、腹脹、腸鳴音減弱等。
分類
根據本病徵的病理生理及其臨床表現以循環不良或(腦)細胞水腫為主的特點,將本病徵分成四類;單純性水中毒系稀釋性低鈉血症所致;單純性低鈉;低滲性脫水及低鈉性水中毒均為缺鈉性低鈉血症所致。稀釋性者無周圍循環不良。缺鈉性者細胞外液均減少,故有周圍循環不良。但循環不良及腦水腫程度各有側重。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血清鈉<130mmol/L可確診。
實驗室檢查
1.血液檢查:血清鈉<130mmol/L。
2.其他:視原發病因而異,與腹瀉病有關者,大便檢查有相應改變;有感染者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顯著增高;有腎病綜合徵者,血膽固醇高,血漿蛋白低和有大量蛋白尿;腦炎者腦脊液檢查有相應發現。
其他輔助檢查:根據臨床需要選擇胸部X線片、腦CT、心電圖等檢查。
治療
1.低滲補高張液:原則上低滲補高張液,由於大部分病例同時並存低氯,故主張用3%氯化鈉液靜脈滴注,12ml/kg可提高10mmol/L,低滲性脫水可用2/3張至等張液糾正。
2.單純性水中毒者:主要限制水分,必要時加利尿劑,利尿劑最好在循環情況改善時使用。
3.有神經系統症狀者:給脫水劑20%甘露醇降壓,以及止驚藥物等。
4.病因治療:有感染者,選擇針對病原菌作用強的抗生素積極控制感染;由於長期限制鈉鹽飲食者,應予以調整飲食;腦腫瘤患者應手術治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