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即學會低頭,才能出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榮辱不驚,淡泊名利;隱忍寬容,豁達大度;主動示弱,不驕不狂;管住舌頭,沉默是金;捨得有限,贏得無限;不急不躁,心態平和。這些都是前人處世的智慧結晶,是贏得好人緣的法寶,是獲得事業成功的金科玉律。[1]
目錄
第一章:學會低頭,才能出頭
第二章: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第三章:榮辱不驚,淡泊名利
第四章:隱忍寬容,豁達大度
第五章:主動示弱,不驕不狂
第六章:管住舌頭,沉默是金
第七章:捨得有限,贏得無限
第八章:不急不躁,心態平和[1]
導語
在現代社會裡,低調做人更容易被人接受,顯露鋒芒則容易招來禍害。事實上,低調是一種大智慧,它不是自卑,不是怯懦,不是軟弱,不是無能,不是退縮,而是清醒中的嬗變、理智中的圓滑、愚鈍中的機智。學會低頭,並且低得恰到好處,是一種處世的藝術。它能使人們從低處走到高處,從幕後走向前台,能使人們的人生從平凡走向精彩。
精彩內容
文學家愛默生曾說:“寧可讓人待己不公,也不可自己非禮待人。”的確,無論對誰,無論權勢顯赫,抑或是身份卑微,人們都沒有輕慢他人的權利。當人們恭敬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時,也能獲得他們的尊重。
可是在現代社會裡,很多人並沒有明白“對人恭敬,就是尊重你自己”這句話所蘊藏的深刻道理。他們一方面希望獲得周圍人的尊重、愛戴,一方面卻用自己手中的權勢去打壓、排擠那些威脅到自己地位、利益的人,或者是散布流言蜚語去中傷別人。不管是採用哪一種方式,都是不理智的行為。因為用高壓或欺騙的手段也許能夠獲得他人對你一時的尊敬,但這種尊敬不會長久,也不會出自對方的真心。只有先彎下腰,恭敬地對待他人,才能獲得他人真心的愛戴。下面這個小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古時候,有一位姓徐的官員被朝廷派到杭州為官,有一天他管轄的一位姓張的小吏到他家來拜訪,他用接待賓客的禮節請小吏就座。恰好有個書吏從外面進來,見到這種場面便慌忙避開。等到客人走後,書吏進來對這位姓徐的官員說:“姓張的那個小吏是你的下屬,受你這么體面的接待,是不是有些過分了?”沒想到這位官員說:“在公府,有地位高低的區別;而在家裡.就應有主客之分。這些身居要職的人,只要做到清正廉潔,下屬就自然會敬服,何必用威勢和驕橫來壓制他們,以此來樹立自己的尊嚴呢?”書吏聽完感到十分慚愧。
顯然,這位姓徐的官員的做法是值得稱道的。他在恭敬地對待下屬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正如《聖經》中耶穌說:“你願別人怎么待你,你就應怎么對待別人。”如果不用自身良好的品行去贏得尊重。而想用辱罵、譏諷等方式來贏得他人的恭敬,這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人最終不但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還有可能因為自己的狂傲而帶來禍害。
三國時,有個叫禰衡的人,自持才高,走到哪裡都希望別人對他恭恭敬敬,禮讓三分,如果稍有不遜,便破口大罵。
一天,他來到曹營,以為曹操會對他施大禮,讓高座,敬重三分,沒有想到曹操對他的態度與一般謀士並無二樣。禰衡覺得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於是便要為自己討個說法。他在曹操面前把魏軍中機智過人的謀士、勇不可當的將軍都貶得一文不值,說“荀或可使弔喪問疾,苟攸可使看墳守墓,程昱可使關門閉戶,郭嘉可使白詞念賦,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牛放馬,樂進可使取狀讀詔,李典可使傳書送檄,呂虔可使磨刀鑄劍,滿寵可使飲酒食糟,于禁可使負版築牆,徐晃可使屠豬殺狗;夏侯悖稱為完體將軍,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禰衡視別人為無用之物,卻吹噓自己“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上可以致君為堯、舜,下可以配德於孔、顏。豈與俗子共論乎!”
對這個目空一切的狂徒,曹操當然不會收留。於是禰衡又去見劉表。在劉表那裡,他覺得自己仍然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於是又罵罵咧咧,劉表只好讓他走人。
禰衡又來到了黃祖那裡,沒幾天,老毛病又犯了,見誰都不順眼,見誰罵誰。這次,黃祖沒有容忍他的狂妄,讓手下人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
平心而論,禰衡是有才華的,他理應獲得人們的尊重,但是,他狂傲的性格,使他不懂得尊重任何人,而是到處辱罵他人。一個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即使滿腹經綸,又怎么能贏得別人的恭敬呢?
所以,要想他人恭敬地對待自己,人們就應該先真誠地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