佉沙
古 西域 國名。即 疏勒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佉沙國》:“ 佉沙國 ,周五千餘里。多沙磧,少壤土。”《新唐書·西域傳·疏勒》:“疏勒,一曰 佉沙 ,環五千里,距京師九千里而贏。”
相關詞條
-
佉
佉,漢字之一。 拼音: 【qū】 繁體: 佉 筆畫: 6 釋義: 佉qū譯音字。 【佉沙】即史國。又名羯霜那。隋唐時,昭武九姓之一。
佉的意思、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漢語字典 音韻參考 -
佉盧文字
佉盧文字起源於古代犍陀羅,全稱“佉盧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帶使用,公元l—2世紀時在中亞地區廣泛傳播。
歷史 流傳 科考發現 相關著作 參考資料 -
佉陀羅山
【佉陀羅山】(梵Khadi^raka,藏Sen%-lden%-can)七金山之一。又作竭地洛迦山、朅地洛迦山、朅達洛迦山、佉提羅迦山、佉提羅山...佉陀羅,故名為佉陀羅山。關於此山之位置,《長阿含經》卷十八〈世記經閻浮提...
-
佛說守護大千國土經
)阿囉抳(引)昝(仁敢切)陛(引)惹胝嚟(引)阿佉[寧*頁](引)么佉[寧*頁](引)佉佉[寧*頁](引)佉[口*朗](囉江切)疑(疑罽切)賀(引)哩...
佛說守護大千國土經卷上 佛說守護大千國土經卷下 -
精絕古國
遺址中挖掘出的用佉盧文字和漢文書寫的木簡、羊皮文書,分別提到了當地的名稱... --佉盧文。佉盧文最早起源於古代犍陀羅,是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的文字,全稱"佉盧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帶使用,公元...
歷史記載 精絕古城 地理位置 考古發現 相關著作 -
尼雅
考古界。這次考古價值最高的發現是大量保存完好特色鮮明的織錦和寫有佉盧文...所罕見。大量的佉盧文檔案也讓考古學家們喜之若狂。佉盧文最早起源於古代犍陀羅,是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的文字,全稱“佉盧虱底文”,最...
消失 遺址 發現 意義 文物保護 -
犍陀羅
,定都布路沙布邏城(Purusapura),即今巴基斯坦國開伯爾-普什圖省省會——白沙瓦市。法顯《佛國記》作弗樓沙國,《魏書》作弗樓沙城,均為...西域記》卷二記載,布路沙布邏城周四十餘里。此時期,犍陀羅國國勢強盛,其...
歷史沿革 文字 佛教歷史 犍陀羅藝術 -
尼雅鎮
保存完好特色鮮明的織錦和寫有佉盧文的木簡函牘。其中“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質地厚實,紋樣瑰麗流暢,色彩艷麗,世所罕見。大量的佉盧文檔案也讓考古學家們喜之若狂。 尼雅文明 佉盧文最早起源於古代犍陀羅,是公元前3世紀印度...
概述 尼雅傳說 絲綢之路上的明珠 民族與文字 歷史沿革 -
尼雅古城
全國十大考勤古新發現之一尼雅遺址最理想地表現了“沙埋古代文明”的歷史...
基本內容 探索尼雅古城活動 突出價值 遺產保護 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