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伽利略的手指》引領著讀者踏上非凡的旅途,沿途與當今十個核心科學思想相擁。彼得·阿特金斯在書中寫道:“藉助偉大的思想——我是指一種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和外延的簡單概念,稚嫩的思想的種子。能成長並繁衍為枝繁葉茂的棟樑之材,而思想的蜘蛛,編織碩大的蛛網,網羅解釋與闡釋之盛宴。”藉助優美、智慧的語言以及誨人不倦的精神,阿特金斯帶領著讀者逐步走向對科學全貌本質的理解:從進化和複雜性的萌芽到宇宙中一切變化之源——熵;從計量的普遍化——能量,到美學的量化——對稱性;以及從現實世界的拓展一宇宙學,到事物相互作用的舞台——耐空。
作者簡介
彼得·阿特金斯,英國牛津大學林肯學院研究員。阿特金斯為世界著名的多產科普作家,已撰寫了20多部書,其中包括影響甚廣、知名度頗高的Moiecules和在世界範圍內廣被採用的教科書Physlcal Chemistry。
圖書目錄
序言 認識的萌芽
第1章 進化 複雜性的萌芽
第2章 DNA 生物學的理性化
第3章 能量 計量的普遍化
第4章 熵 變化發生的源泉
第5章 原子 物質的產生
第6章 對稱 美的量化
第7章 量子 認識的簡化
第8章 宇宙 真實的縱覽
第9章 時空 互作用的舞台
第10章 數學 理性的局限
後記認識的未來
索引
譯後記
書摘
第1章 進化 複雜性的萌芽
生命是如此精緻,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認為它需要經過特殊創造過程才能產生,因為人們難以想像如此非同尋常的事物又怎能從毫無生氣的黏土中自發形成,況且,事物的哪些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賦予其以生命的特徵?對類似於這類重大問題的解釋先後掀起過兩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19世紀的經驗性解釋。那個時候,其中大多數是博物學家和地質學家的觀測者們通過審視自然界的外在形式,進而得出了一些影響深遠的結論。第二次浪潮出現在20世紀,此時人類的認識已經不只局限於對事物特徵的描述,而是像鼴鼠挖地洞一樣深入到事物內部,並揭示出了構成生命網路的分子基礎。第一次浪潮所產生的認識是本章所要探討的主題;第二次浪潮所產生的認識是下一章的主題,它極大地拓展了我們對於“生命是什麼”這個命題的理解。
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對於生命的本質也有他們各自的觀點,但是就他們的大多數善意的言論而言,他們錯得徹底但也錯得可愛。例如,就拿為了證明他的神性而糊塗地跳進愛特拿火山口的自命為神的恩培多克勒(約公元前490~前430年)來說,之前他就猜測動物是由通用的各種成套的零部件組裝而成,不同的組合會產生不同的動物,由此得來大象、昆蟲、角蟾和人類。至於為什麼世界上充斥著這些我們所熟悉的動物而不是另外一些組合所形成的動物,比如可以飛行的豬和長著尾巴的魚?他認為只有特定的組合是可以存活並繁衍後代的。自然界可能早已試驗過其他林林總總的組合方式,以期實現類似於《人類複製島》中的景象,但是經過短暫的蹣跚、搖晃或打滾之後,這些在試驗過程中創造的生物最終栽倒在地,從而淡出歷史舞台。
大約2000年過後,恩培多克勒的上述觀點得到了喬治·路易斯·勒克萊爾,即進化生物學家布豐(1707~1788)的回響。但布豐的想法是建立在分子規模上的,他認為生命體起源於我們現在所稱的有機分子的聚集:有多少種可以成立的有機分子的組合,就有多少個物種存在。布豐應該對自然的內理有自己的見解:他的巨著《自然史》(首見於1749年)原本打算擴展到55卷①,其中由他自己完成的36卷中,有9卷專門探討鳥類,5卷探討無機物,以及8卷(布豐去世後出版)專注於探討鯨類、爬行類和魚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