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而後發

伏而後發,是指感受邪氣後,病邪在機體內潛伏一段時間,或在誘因的作用下,過時而發病。

伏而後發,是指感受邪氣後,病邪在機體內潛伏一段時間,或在誘因的作用下,過時而發病。這種發病形式多見於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傷。外感性疾病多見於感受溫熱邪氣所形成的“伏氣溫病”等。《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謂“夏傷於暑,秋為痎瘧”,“冬傷於寒,春必病溫”,開創了伏氣學說的先河。後世醫家對伏氣學說有所拓展,認為伏熱、伏火,可由飲食、氣候、情志等因素所誘發。外傷所致的肌膚破損,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為破傷風、狂犬病等亦屬伏而後發。伏而後發形成的機理多是由於當時感邪較輕,或外邪入侵時正氣處於內斂時期,而邪氣處於機體較淺部位,因而正邪難以交爭,邪氣得以伏藏。伏邪發病時,病情一般較重且多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