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伏義氏,古代醫家名。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易傳•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帝王世紀》稱:“伏義嘗百藥而制九針”,我國醫界千餘年來尊奉為醫藥學、針灸學之始祖。伏羲是先民對創始八卦理論藉以豐富人體認識,並對保健作出貢獻的氏族群體的概括。
主要經歷
據傳說太昊伏羲姓風,是中國原始氏族的一位傑出的首領,其父不詳,他的母親名叫華胥。某日,華胥在雷澤地方玩耍,乍見一巨大的腳印,循足跡而行,隨後有孕,生下伏羲。又據說伏羲與女媧原是兄妹,大地遭逢洪水蹂躪後,人種滅絕,只剩下他們兄妹二人,為了人類的繁衍,兩人不得不成婚而延續了人類的命脈,也就是中華民族的起源。後來天神共工(水神)與祝融(火神)打架,把天頂給弄破了個洞,還有勞女媧煉五彩石補天,才救了大地呢!
學術內容
陰陽是伏羲古中醫學最具代表的理論學說
《帝王世紀》云:“伏羲氏……乃嘗百草而制九針,以拯妖枉焉”。伏羲嘗百藥創建了中國最早的中藥學,天水自然地理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是野生藥材生長得天獨厚的天然藥苑,天水山川有約600餘種中草藥,市場流通的常用的約400餘種。我國學者張光華指出,遠古時代生產力低下,人們採摘野果、根莖、花、葉為主要的食物,居住條件十分簡陋,感風寒,中酷暑,食毒物,各種疾病隨時發生。以伏羲為代表的中國先民,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初步總結認識了生長在陰濕和陽坡地帶,各種常見植物的藥用價值,形成了中國最早的中藥學。在治療手段上,伏羲氏把目光投向砭石,用石頭磨製成各種形狀的石針,用以刺激人體陰經和陽經某些部位達到治療的目的。但九針在此時尚無明確的名稱,其名稱的確定是《靈樞》作者的成就。但伏羲既以制出石針,最初的經絡、穴位等在當時也應初現端倪,只是尚不如《靈樞》系統完整罷了。因此,數千年來伏羲被我國醫藥學界奉為醫藥學、針灸學的始祖。
陰陽、五行、八卦是伏羲古中醫學的基礎理論骨架
伏羲通過陰陽的變化,演繹組合出了四象和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是由陰爻與陽爻組成,“但通過排列組合便形成一種藉以通曉萬物變化的體系,並成為後代中醫的理論基礎。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均以八卦作為闡述生理、病理、醫理的理論骨架。”伏羲八卦將人體分成外五行、內五行。外五行以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內五行即八卦配五臟:乾為肺,離為心,巽為膽,震為肝,艮為脾,坤為胃,坎為腎。由此而知,五臟的病理分為自身的陰陽失衡,及五行生剋制化的失衡。伏羲古中醫生命哲學思想的始終是在一個巨觀的、整體的、自然的時空條件下,來認識人體所發生的一切病理變化。這是伏羲古中醫能夠得以延續傳承發展的獨有特色。
後世影響
伏羲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的具大貢獻是始畫八卦。八卦可以推演出許多事物的變化,預卜事物的發展。八卦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宇宙間的一個高級“信息庫”。早在十七世紀,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茲創立“中國學院”,研究八卦,並根據八卦的“兩儀,四象,八卦,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卦”,發明了二進位記數和當地歐洲先進的計算機。八卦中包含的“二進法”,現在廣泛地套用於生物及電子學中。公元一九八四年,一位歐洲科學家在談到八卦的易理被現代廣泛套用時,嘆為“至為可驚”。八卦中的許多奧妙神奇之處,至今還正在研究和探討之中。
伏羲是古醫藥學、針灸學的始祖。他源於生活實踐,造書契、畫八卦、嘗百草、制九針、療疾傷、棄生食、啟熟食,從采野果、菜蔬中總結出療疾的經驗而嘗百草、辨藥食性味,從先民軀體染疾求生存的自然救治中,受到砭石的敲打及刺療中受到啟示,創製九針,套用砭石九針刺激人體疼痛部位而辨經穴,用八卦辨識開穴針刺,並用艾灸治療疾病。陰陽、五行、八卦及嘗百草、制九針開創了古中醫藥套用之先河,所以說伏羲古中醫藥學的祖國中醫藥學的總源頭。因此,中醫藥學的發展是與社會環境、文化傳統、政治、經濟等發展緊密相連的。祖國中醫藥學理論的形成是在伏羲古中醫的基礎上,歷代醫家在長期診治疾病的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補充完善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