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伍鈺盛(1913-2013.11.12),男,1913年生於四川遂寧縣,國寶級烹飪大師,川菜泰斗,國家高級烹調技師,中國名廚,京華名廚聯誼會會員,中國烹飪協會會員,北京烹飪協會理事,全國名廚技術表演鑑定會評審,原北京峨嵋酒家名廚。
事跡簡介
精通川菜,尤以擅制湯、巧用湯見長,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同時,又有自己的見地,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高技能烹飪人才,遍布全國各地以及少數民族、華僑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可謂名副其實的桃李滿天下。代表菜品有燒牛方、豆渣燒豬頭、豆瓣大蝦、燒玉蘑雲腿、乾煸牛肉絲、水煮牛肉、金燒魚翅、開水白菜等。
業績成果
1928年從事烹飪工作,起初在成都市天順源飯館學徒,師從川菜名師田永清、甄樹林。
1933年到重慶市最著名的白玫瑰酒家事廚。
1937年後為很多軍政要員司廚辦宴,曾先後為蔣介石、何應欽、宋子文、孔祥熙、第三戰區司令劉峙、范少雲、張群等執廚。蔣介石家凡宴請重要客人都要請他去操辦筵席,蔣在重慶有四個公館他都去過,像宴請美國的馬列歇爾將軍、魏德邁將軍、飛虎隊的隊長陳納德、英國的倫巴敦夫人,這些人都對他的廚藝讚嘆有嘉,每次宴會結束後,宋美齡與蔣經國先生都要到廚房對老人道聲:“辛苦了”並派人送來水果表示慰問。伍老講:“記得有一次在蔣公館辦宴時,透過廚房的窗戶見到一位中等身材、氣質非凡又溫文爾雅的先生,後來得知那就是周恩來先生在國共談判的宴會上。
1946年受朋友相邀到上海玉園餐廳掌灶兩年,期間曾為黃金榮、杜月笙、榮毅仁、孔祥熙、胡文虎、胡文豹等烹製豪饌。後去香港發展,在港期間曾為香港的總督和澳門的澳督獻藝。
1950年伍鈺盛和文化藝術界等一大批愛國人士受周恩來總理的邀請,從香港回到北京,參加新中國的建設。先在原東安市場籌辦“四川食堂”,後經原國家副主席張瀾、董必武親自試菜,同意在西長安街創建北京最大的川菜館峨嵋酒家。峨嵋酒家的開業轟動整個京城,大師不僅能烹製出正宗地道的川味菜餚,對客人更是熱情有加,名震京城。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這裡宴請過許多國際友人,一些社會各界名流如張友漁、梅蘭芳、徐蘭沅、趙朴初、馬連良、齊白石、吳祖光、新鳳霞、著名京劇小生葉盛蘭的夫人等都慕名而來,每次吃完後,還要請伍老做兩個菜帶回去給家人吃。
1951年“三反五反”運動開始,峨嵋酒家因種種原因被迫停業。為了生計,伍老後到太平橋的一個小炒麵館幫廚,就在這個時候梅蘭芳聞香追逐而至。直到1956年,峨嵋酒家易地重張,梅蘭芳和齊白石前去祝賀,並題詞贈畫。
在從廚生涯幾十年中,以鍥而不捨、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繼承傳統烹飪技法的同時,發展了正宗的川菜烹飪技藝,他在實際操作及教學上力主的“正確繼承不等於墨守成規,改進創新不能亂本”,已成為其傳人及後學者所崇信的銘言。
在峨嵋酒家主廚40餘年,創立了自成一家的“峨嵋派川菜”,使峨嵋酒家成為獨具特色的川菜名店。
20世紀50年代,經他改進後的“宮保雞丁”切稜子塊,即使雞丁受熱均勻,進味面廣,又使其與配料產生形色相得益彰,曾被習仲勛譽為“狀元菜”。1958年他擅長的八個菜被載入《中國名菜譜》北京分冊中。1959年被評為新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批烹飪技師。1983年擔任首屆全國名廚表演鑑定會評審。
伍老退休後,還擔任北京市服務學校高級顧問,為培養廚師後備力量嘔心瀝血,伍老在工作中,教學上極力弘揚“廚德”,這使後來學者收益頗大。他就是憑著這樣既有繼承、更有創新的精神,幾十年來,在烹飪技藝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他認為四川菜不光是麻、辣,要有辣,也要有不辣,四川菜百菜百味,講究的是調料、作料、火候,每種菜有每種菜的味道,不能一個味。要做到不光四川人能吃,更要讓全國各地的人都能吃,還要讓外國人也喜歡吃。他認為辣僅是川菜一個方面的特點,但不是川菜的全部,他說要根據菜餚原料,區別辣、輕辣、微辣、不辣等等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