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貢穆勒

伊貢穆勒

伊貢穆勒產於德國的摩澤爾河區,年產量有200~300瓶。

(或伊貢米勒)

年產量:200~300瓶

德國酒的分類

一般德國葡萄酒園採取多元化種植,不似法國酒園多半只釀單一酒。德國可以因葡萄成熟度而釀造各種優質白酒(Qualitatswein, Wine of quality),由下而上分成6個等級且經官方審定。至於優質酒以下的普通佐餐酒 (Tafelwein),就不必如此大費周章了。6個等級的優質酒是:

1.小房酒:德文稱“卡必內特”(Kabine-tt),本意為‘小房間”或“內閣”。這是由正常成熟的葡萄釀製的,較為清淡,微甜、清香,有時會有微澀感。

2.遲摘(Sp-tlese):待葡萄成熟後,再過 7~10天才採收,使得甜度增強,香味加重。

3.精選(Auslese):一般是以遲摘等級為基礎,但經篩選程式,將沒有熟透與不佳的葡萄剔除而成。這是德國白酒的招牌酒。

4.逐串精選(Beerenauslese,BA):葡萄成熟後超過遲摘階段,—定要有葡萄長出黴菌後,才將長黴菌、過熟的葡萄逐串採收。

5.枯萄精選(Trockenbeerenauslese):比起逐串精選 的不同處,是等待每顆葡萄都完全枯萎成葡萄乾才予採收。由於德文字母甚長,漢語發音為“克羅坑背冷奧斯累熱”,所以一般簡稱為TBA。這種酒至少應陳上10年,才會真正成熟!

6.冰酒(Eiswein):這是將葡萄留在枝梗上,直到下雪當天的清晨才採收。利用在8℃以下,在葡萄樹上自然冰凍的葡萄釀造的葡萄酒。葡萄在被凍成固體狀時才壓榨,並流出少量濃縮的葡萄汁。這種葡萄汁被慢慢發酵並在幾個月之後裝瓶。在壓榨過程中外界溫度必須保持在零下8℃以下。其等級雖說應與枯萄精選在伯仲之間,不過應較前者遜色些。

7. 貴腐霉(botrytis cinerea)是一種天然、灰色的黴菌(cinerea),葡萄感染後,會被黴菌蝕出許多肉眼不能見的小洞,最後占整顆葡萄成分的95%的水分會被蒸發於,果體便成為葡萄乾狀。此時,葡萄的含糖量、香氣與酒精(是平常葡萄的2倍,達到16~18度)成分都達到飽和,所釀出的酒自然極度地甜、香及有勁。生產這種葡萄酒的為白葡萄,地理環境為能否釀出此酒的先決條件。葡萄已經極度成熟時,每日早晚必須要有潮濕的氣候,使得黴菌能夠滋長蔓延,但中午過後又必須萬里晴空,使驕陽能蒸發葡萄內的汁液,促使糖分集中。所以,要找到適合產制這種葡萄酒的園地並不容易,多半是河谷地才有可能,例如德國萊茵河與其支流,德國7支入選“百大”的酒園全在此區。法國則有加龍河 (Garonne)河谷的蘇代(Sauternes)區,例如狄康堡(CMteau d’Yquem)。東歐地區唯一入選“百大”的匈牙利多凱(Tokaji,也是位於一個名叫波多克河(Bodrog)的河谷地。

釀製貴腐酒,必俟葡萄已被黴菌侵蝕得形銷骨立時才予採收、榨汁,且逐串逐粒挑選。但每串葡萄也不一定同時萎縮,必須分次採收,極為費時費力,因此每株葡萄樹往往榨不出100克的汁液。同時,葡萄皮不可有破損,否則汁液流出,與空氣接觸會變酸發酵而腐爛掉,則前功盡棄!而此時滿園又正籠罩著甘甜芬芳之氣,自然會吸引無數蜂蠅鳥雀,為避免寶貴的葡萄被啄啃,有的園區便會裝置網罩,這又是一筆開銷。量少工多,自然將貴腐酒的價格推到最高點。

歷史

1794 年10 月初,法國軍隊攻占德國科隆與波昂,占領了整個盛產美酒的萊茵河地區後,代表法國大革命打破權威與教會勢力,貴族統治的自由風氣也傳進了這個封閉的河谷。教會與貴族所擁有的龐大葡萄園被充公,拍賣,小農制的葡萄園於是如雨後春筍般地成立。截至目前約有 2600 個葡萄園,開啟了德國葡萄酒地新紀元,也造就了生產世界最昂貴地葡萄酒的酒園―――伊貢·米勒酒園的誕生。

追溯伊貢·米勒酒園的歷史,可自 6 世紀建成的聖瑪麗亞修道院(Sankt Maria vonTrier)說起。該院建在維庭根(Wiltingen)鎮附近的一座名叫沙茲堡(Scharzhofberg)的小山上。隨著法國勢力進入了萊茵河流域,“教產還俗 ”的運動於是展開,伊貢·米勒的曾祖父柯赫(Jean-Jacques Koch)便趁機購得此酒園。柯赫去世後,葡萄園平分給7 個子女繼承。 伊貢-米勒的祖父後買回另外的部分園區,重新建立起一個6公頃大的葡萄園,面積是原來修道院所有園區的1/3。老伊貢-米勒目前已不太參與園務,而是交給長子小伊貢-米勒負責。小伊貢-米勒是一個靦腆的年輕人,接下重擔後,十分敬業。每年秋天採收釀酒完後,都會風塵僕僕地到世界各地推介本園佳釀。

地況、產量

伊貢-米勒家族擁有沙茲堡山約7公頃的山坡地,其坡度達50度。另外,近年來另在附近收購了5公頃的園區,總面積達12.5公頃,土壤含有板岩、石塊的比例極高。這個山坡有一個好處,既可排水,又可保存葡萄成長所需要的水分。樹種全為雷司令,每公頃約8000株,平均每公頃生產5000~6000升,附近一般園區可達8000~10000升。大部分的樹已超過五六十歲,不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種的。每株樹冬天裁枝,只留下兩芽,大約每株每年結低於1千克的葡萄。年產量也只有7萬瓶。

俗話說,不能將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伊貢-米勒亦不能例外,他的酒園也生產各種優質酒。因此在採收時,要僱傭數十名工人,必須多次將葡萄收到兩種不同籃子裡。1922年,他們僅採收了3次,1989年與1990年採收了 5~6次的葡萄。兩個籃子是要將遲摘及精選級與逐串精選級分開放置所用,採收極精細。以1990年為例,全園僱傭35個人採收葡萄,一般每日可採收榨成8000升汁的葡萄,但是其中只能收穫500升釀造精選級及50升枯萄精選的葡萄汁,其困難可想而知!

產品、價格

除了枯萄精選及冰酒外,伊貢-米勒每年都出產精選級以下的白酒,遲摘酒年產3萬瓶,精選酒約1萬瓶,價錢大都比市場上同等級酒貴一倍以上。例如1995年份的遲摘酒,一般市價10歐元就可買到不錯的,但伊貢-米勒出廠價至少30歐元;精選級市價一般15歐元即可購得,但伊貢-米勒出廠價就更難計算了。因伊貢-米勒的精選酒許多都是拍賣用的,故索價極高,如2004年份的本園小瓶裝,拍賣價為154歐元,其他園區小瓶裝(如W.B.K區)只要60歐元,差距亦可至10倍以上!

至於逐串精選級以上的特種酒,並非每年釀製。即使老天幫忙,在葡萄成熟後的寶霉繁殖期間不興風作雨的話,那么每年最多也僅生產200~300瓶。自1970年以來,僅有1971年、1975年、1976年、1989年、1990年、1994年與1995年生產枯萄精選酒,1996年沒有生產。物以稀為貴,每年拍賣萊茵河酒最重要的特里爾(Trier)拍賣會上,伊貢米勒都拍出令人驚嘆的高價。例如1991年所拍賣的一瓶1976年份的枯萄精選已達 1510馬克;而1995年9月拍賣的1989年份的枯萄精選,一瓶更是高達2800馬克,折合人民幣 1.2萬元!

至於冰酒,因釀造較易,除1994年沒生產之外,1995年及1996年都生產了約400瓶極優良的冰酒。伊貢-米勒的冰酒也極特別,它把冰酒分成一般冰酒及特種冰酒(Extra Eiswein),即使是一瓶新年份的普通冰酒,在德國的目前市價皆超過1000歐元,這也是全德最昂貴的冰酒。

1997年1月21日,幾位友人與伊貢-米勒的少東共同品嘗了兩瓶1976年的枯萄精選。只見這陳放20年已達最巔峰狀態的枯萄精選的顏色呈橘色,散發著濃厚的蜂蜜、橘子味與花香,嘗起來稠密似膠。常常有人形容歌聲之美是“繞樑三日不絕”,對於伊貢-米勒的枯萄精選,也可以用“繞舌三日不絕”來比喻。盛酒的酒杯在酒干後3個小時仍然香氣不減,真不愧有世界“第一甜酒”之稱。這兩瓶酒定使人畢生難忘!

伊貢-米勒的枯萄精選產量之稀,與年產有6000瓶的羅曼尼-康帝酒也不可同日而語,而比起同樣是由寶黴菌感染而釀成,年產量可達15萬~20萬瓶之多,也是法國最有名甜酒的狄康堡,更顯得稀有而珍貴。這應歸因於德國氣候太冷且雷司令葡萄多半生長在萊茵河邊坡度甚大的山坡上,產量自然減少。曾有人統計,以同樣的面積在法國蘇代區能出產5萬瓶寶霉酒,而德國萊茵河區只能生產250瓶,而且還不包括枯萄精選在內(因為枯萄精選是看年份的)。這是德國的逐串精選級以上的寶霉酒價錢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難怪其剛一出場即刻被歐洲企業界,特別是德國企業界搶購一空,枯萄精選酒實際在市場上已經絕跡。

至於冰酒,味道較淡,1995年生產的冰酒呈淡綠帶黃色,有一股花香及鳳梨味,優雅精緻宛如素妝美婦,和一般普通冰酒及流於濃俗香甜的加拿大冰酒,真有天壤之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