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諾爾鑽石”於1655年發現於印度戈爾康達地區的科勒爾礦山。名鑽沙赫也發現於戈爾康達,但柯伊諾爾比沙赫要大很多,它的原石重達800克拉。
1851年,“光明之山”在倫敦公開展出。專家們認為,這枚寶石在印度寶石工匠手下所磨成的形狀,閃光較差,不夠美觀。1852年,英國宮廷礦物學家丁·坦南特再次磨礪了這顆鑽石,令它更加美艷照人,重量則減到了現在的105.6克拉。它從此成為英國女王王冠上的主鑽。王冠上面鑲嵌了2800顆鑽石,其中最奪目的光芒就來自王冠頂部十字架上的“光明之山”。 維多利亞女王死後,“光明之山”被瑪麗王后鑲在了自己的王冠上;瑪麗王后死後,英王喬治六世繼位。1937年,喬治六世的妻子,即不久前去世的王太后得到了這顆鑽石。不過,“光明之山”雖然最終按古老的印度經文所言,被女人所擁有;但它仍然沒有被看成是一塊吉祥石,就連維多利亞女王也曾因“光明之山”鑽石遭到兩次襲擊。而且,擁有“光明之山”的英國皇家貴胄幾乎沒有真正戴過它。“光明之山”一直被珍藏在倫敦塔里,象徵著英國君主至高無上的地位,也無言地記錄著它染滿血腥的漫漫歷程。
1304年“光明之山”原石重達800克拉,第一次琢磨後重186克拉,呈橢圓形。英國王冠上面鑲嵌了2800顆鑽石,其中最奪目的光芒就來自王冠頂部十字架上的“光明之山”。印度莫臥兒王朝開創者巴卑兒成為第一個擁有“光明之山”的君主。
深圳市柯伊諾爾珠寶首飾有限公司將頂極鑽石品牌——“伊諾爾鑽石”引入中國並負責運營,將古老的西方文化與現代東方文明相結合,延續伊諾爾鑽石文化與歷史淵源,打造國際鑽石頂尖品牌。在伊諾爾鑽石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都由資深鑑賞大師親自鑑定,確保每一件鑽石飾品達到精確、嚴格的標準。只有得到這些資深大師的核准,鑽飾才能被授予象徵最高品質的標記--“伊諾爾”標籤。
相關詞條
-
科依諾爾鑽石
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保存至今的巨大鑽石,要算是“科依諾爾”(又名“光明之山”)了。其英文名稱為Koh-I-Noor,在波斯語中意為“光明之山”,重105.6...
寶石介紹 背後故事 永失安寧 獻諸英王 珍藏傳世 -
何伊諾爾
何伊諾爾,是世界最大、最著名、最古老的鑽石之一。
經文詮釋 寶石背後的故事 倫敦塔里珍藏傳世 人類歷史上最珍貴的八顆鑽石 -
伊科諾爾
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保存到現在巨大鑽石,要算是“科伊諾爾”(又名“光明之山”)了。 名鑽沙赫也發現於戈爾康達,但柯伊諾爾比沙赫要大很多,它的原石重達800克...
最古老的名鑽 傳說 -
柯依諾爾
“柯依諾爾”鑽石原產於印度戈爾康達,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而又保存完好的巨大名鑽,現為英王所有,鑲嵌在英王王冠之上。
世界最古老的名鑽,“柯依諾爾” 谷玄妖靈 “柯伊諾爾”鑽石軼事 -
達亞伊諾爾
名鑽光明之海的音譯名稱,叫做“達亞伊諾爾”,又稱大莫臥兒,1958年後又改名為“光明之眼”。 光明之海和另外兩粒也在戈爾康達地區發現的名鑽沙赫及光明之山...
光明之海 傳說 -
世紀鑽石
世紀鑽石,重273克拉,僅次於克利蘭一號及二號。1980年在南非發現,原石重599克拉。
價值 詳情 其他相關資料 -
安傑伊·瓦伊達
安傑伊·瓦伊達,男,出生於1926年于波蘭,電影導演。他執導了第一部影片《一代人》(1955),隨後又導演了影片《下水道》(1957)和《灰燼與鑽石》。...
-
瑞典鑽石球獎
瑞典鑽石球獎,是由瑞典足球協會和Sydsvenskans報紙共同組織評選的,頒發給在當年表現最優秀的瑞典女性足球運動員的獎項,創立於1990年。
獎項由來 歷屆得主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