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伊東深水 Ito Shinsui(いとう しんすい、1898年-1972年),大正·昭和時期的日本畫家。明治31年年2月4日生於東京,原名一。13歲時從美人畫家鏑木清方學畫,歷任文展審查員,日本藝術院會員。作為歌川派浮世繪的正統繼承者。17歲第1次入選文展。1919年娶妻好子,以後作品多以妻子為模特,1922年的和平博覽會上展出《指》後,名聲大振。從1924年第5回帝展起,每回都有作品入選。第8回的《羽根之音》、第 10回的《秋晴》深受畫壇重視,1933年成為帝展審查員。1947年的第3回日展中,以《鏡》獲藝術院獎。1958年成為日本藝術院會員。鏑木清方的畫具有較豐富的文學性,伊東深水則更強調繪畫本身的表現力,被視為日本現代美人畫的代表作家。他的畫風淵源於浮世繪美人畫,但突出地表現了現代女性的艷麗美 。代表作有《聞香》《指》《吹雪》《鏡》《十六歲少女》等。深水的美人畫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級”(現為國寶級)。昭和47年5月8日病死東京。兩個兒子都是畫家,女兒朝丘雪路是著名演員。
風格
伊東深水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迫擱筆,他在1922年和1939年兩度來中國。到過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伊東堅守師承,尊重傳統,但從不墨守成規。他所繪製的美人畫是一種對時代女性的讚美。他也畫舞伎,但不描繪舞伎的嬌艷,而是充滿著對舞台藝人的尊重,沒有一點商業性的浮俗氣。畫家六十歲時,被推舉為日本美術院(日本最高的美術研究院)的會員。
到了明治時代(1868年),隨著印刷術的進步,浮世繪的面貌也大為改觀。19世紀末,西方繪畫的透視學知識和人體解剖比例知識,對浮世繪發生了明顯的影響,作畫的寫實水平大為提高了。有些浮世繪畫家向油畫方面發展,開始研究新的表現技法。因此,浮世繪畫法至本世紀時,變得複雜多樣了。當代日本民族畫派中最有成就的兩位畫家是鏑木清方與伊東深水。他們雖不是浮世繪畫家,但由於脫胎於浮世繪的傳統,在藝術格調上,始終保留著浮世繪藝術的許多長處。加上他們適當接受西畫藝術的表現技法,在描繪人物的抒情性方面,筆墨的運用尤見深進。他們所畫的美女體態修長,色彩乾淨,噴雜暈敷,頗見功夫。一洗過去那種浮華臃腫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