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清真寺

伊春清真寺

伊春清真寺的建立,經歷了四十多年發展和變遷,有著艱辛而又光輝的歷史,是伊春市廣大穆民的驕傲。1948年隨著伊春林區的開發,大批的林業工人從山東、河北、河南及東北地區來到了這裡,其中有一批回族工人也踏進了這塊土地,並成立了回民工隊。1949年春,回民工隊隊員捐款,買了一間半草房(30平方米),建立了伊春林區歷史上第一座清真寺。

基本信息

伊春清真寺
地址:黑龍江省伊春市永勝街
郵編:153000
電話:603195
現任教長:劉子明
現任學董:張萬凱

簡介

伊春清真寺的建立,經歷了四十多年發展和變遷,有著艱辛而又光輝的歷史,是伊春市廣大穆民的驕傲。1948年隨著伊春林區的開發,大批的林業工人從山東、河北、河南及東北地區來到了這裡,其中有一批回族工人也踏進了這塊土地,並成立了回民工隊。1949年春,回民工隊隊員捐款,買了一間半草房(30平方米),建立了伊春林區歷史上第一座清真寺。當時教民有十餘戶,40多人口。掌教阿訇安國勤。1951年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簡易清真寺已不能滿足需要,伊春林業局撥專款又新建120平方米的大殿。1952年又在大殿西側蓋起了一座高15米,面積為228平方米的望月樓。並新添了男女浴室、教長室等建築,總建築面積達36O平方米,均為板木結構,具有林區特色。1953年8月,清真寺聘清哈爾濱市劉子明阿訇為本專教長,並增益5間房,此時清真寺建築面積已達500平方米。與此同時,這裡出現了個體經營的“回民飯店”、“回民茶館”和集體經營的“回民合作社”等,均屬清真寺管理。“文革”期間,伊春清真寺被毀。198O年秋,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伊春清真寺遷址重建,面積為200平方米。1982年至1984年,伊春市政府先後撥款2.25萬元,對清真寺進行整修,增添瞭望月樓、沐浴室等設施。1985年至1992年,經多方努力共籌集資金20450元,對清真寺再次進行整修、擴建。現寺占地1.21畝,大殿建築面積159平方米,為磚木結構,全寺總建築面積391.6乎方米,為伊春市區第一大寺。在本寺的創建和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廣大穆民及有關單位和政府的大力協助。其中伊春區、烏馬河區、翠蘭區、美溪區、市建行、糧食局、伊春光明家具有限公司、市工行、啤酒廠等單位都有較大數額的捐款。本寺教長劉子明、市伊協主席劉世英、民委主任馬福臣、統戰部長白永春及寺管主任張萬凱等人,也為建寺興學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得到了穆民的稱頌.伊春清真寺現有阿訇3人,學董13人,有阿文經本51卷,波斯文本31卷。本寺坊現有教民466戶,1864人,均為回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