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伊勢(いせ)是日本海軍的戰艦。伊勢級的1號艦。當初本來預定建造為扶桑型戰艦的3號艦,但由於扶桑級於艦炮威力及防禦力上發生不少問題,因此進行再設計,成為新艦型伊勢級的一號艦並建造。山口多聞及古賀峰一等均曾擔任該艦艦長,在他們後亦為著名指揮官輩出。艦歷
1915年5月10日,於川崎重工業神戶造船所動工建造。1916年11月12日下水,1917年12月1日就役。在1930年代曾進行現代化改裝,作為戰艦的綜合戰力在太平洋戰爭開戰時仍維持一定水平。不過比起其他主戰艦艇,伊勢在航速上不足以擔負重責,且戰艦需要大量乘組員與燃料,在沒有特定的用途以及燃料不足的困擾下日本海軍沒有供其參加海戰的機會。
由於日向炮塔發生爆炸事故,於1944年,與日向共同改裝成航空戰艦,此改造被海軍史專家認為十分失敗。後在沒有搭載艦載機的情況下從屬航母機動部隊參加雷伊泰灣海戰。當時的對空作戰中,第四航空戰隊司令官松田千秋提議彈幕射擊,並獲得擊墜不少航空器(30~70機)的報告。而其以巡航速度移動,在敵艦載轟炸機降下轟炸時盡情地轉舵,以達成炸彈迴避術的最大效果。因艦載轟炸機在發現艦隻移動後將失去目標,在一次性的俯衝體制下不太能夠對目標作出修正,而在上升的時候需投下炸彈令再次轟炸成為不可能。
其後,由於日本國內石油、橡膠等資源枯渇,因而參加了“北號作戰”的輸送任務,強行突破聯合國封鎖的南中國海。在該作戰中,輸送部隊向企圖接近的潛艇以主炮炮擊,在這半奇想天開般的戰術驅使底下,奇蹟地無傷返回吳。但其後由於燃料不足,於無法行動的狀態下需在吳港外停泊,在1945年7月28日被美國機動部隊艦載機攻擊而嚴重損壞,終戰後打撈解體。
歷代艦長
艤裝員長百武三郎大佐(大正5年/1916年9月1日就任)
秋澤芳馬大佐(大正5年/1916年12月1日就任)
艦長
秋澤芳馬大佐(大正6年/1917年12月17日就任)
桑島省三大佐(大正7年/1917年12月1日就任)
古川弘大佐(大正8年/1918年11月20日就任)
橫尾尚大佐(大正9年/1919年11月20日就任)
長澤直太郎大佐(大正10年/1921年12月1日就任)
漢那憲和大佐(大正11年/1922年12月1日就任)
福與平三郎大佐(大正12年/1923年12月1日就任)
和田健吉大佐(大正13年/1924年12月1日就任)
米村末喜大佐(大正14年/1925年8月22日就任)
田岡勝太郎大佐(大正14年/1925年12月1日就任)
河野董吾大佐(大正15年/1926年12月1日就任)
南部道二大佐(昭和2年/1927年12月1日就任)
岩村兼言大佐(昭和3年/1928年12月10日就任)
池田武義大佐(昭和4年/1929年10月5日就任)兼任
原敬太郎大佐(昭和4年/1929年11月30日就任)
羽仁六郎大佐(昭和5年/1930年12月1日就任)
古賀峰一大佐(昭和6年/1931年12月1日就任)
田畑啟義大佐(昭和7年/1932年11月15日就任)
山本弘毅大佐(昭和8年/1933年11月15日就任)
清水光美大佐(昭和9年/1934年11月1日就任)
關根郡平大佐(昭和10年/1935年10月31日就任)
高須三二郎大佐(昭和11年/1936年11月16日就任)
山口多聞大佐(昭和12年/1937年12月1日就任)
山口儀三大佐(昭和13年/1938年11月15日就任)
大森仙太郎大佐(昭和14年/1939年11月15日就任)
高柳儀八大佐(昭和15年/1940年10月15日就任)
武田勇大佐(昭和16年/1941年9月25日就任)
長谷真三郎大佐(昭和18年/1943年4月25日就任)
中瀬溯大佐(昭和18年/1943年11月1日就任)
牟田口格郎大佐(昭和20年/1945年2月25日就任)7月24日於空襲中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