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的行為“語言”,主要利用姿勢動作和叫聲來表達。其中最典型的是阿德利企鵝。
當行人或賊鷗靠近時,阿德利企鵝會緊收項頸羽毛,在頭頂處形成褶狀隆起,轉動的眼圈下,上露眼白,這表示它心裡緊張,但又不希望與對方爭鬥。接著它收攏頸毛,慢慢地前後扇動萬翅膀蹣跚離去。
每當外出歸來時,阿德利企鵝會拖長尾音高聲呼叫。呼叫時,身體伸長,兩翅夾緊,喙部大張。當阿德利企鵝與配偶或幼企鵝相遇時,還伴有搖頭晃腦、低頭哈腰等動作,表示久別重逢之喜。當接近巢位時,阿德利企鵝身體和頸項均傾向巢穴,似乎說“到家了”。企鵝在接近其領地2~3米時,不管領地內有無配偶或幼仔,都會發出高聲呼叫,叫聲含意似乎是:“家裡有人嗎?我回來了!”如果配偶或幼企鵝在家,它們也會了出高聲呼應:“我在家,請進來。”兩者相見時,便不再呼叫,這時會軟語溫存一番。
企鵝進入“婚配”時,“住房”是個先決條件。在配對之前,獨身雄企鵝開始建窩築巢,布置“新房”,並不停地在巢位上狂熱呼叫,以招引雌企鵝。當一隻羽毛緊束、光彩照人的雌企鵝點頭哈腰地趨近雄企鵝時,表明雌企鵝願意交往。而雄企鵝如允許它接近。就表示同意交往。當雌企鵝趨近巢位時,雄企鵝深深地一鞠躬,雌企鵝也同時鞠躬還禮,進行簡單的“拜堂儀式”。然後,雄企鵝蹲於巢內,用喙輕輕撫弄窩,有意無意地重新整理巢中之石,雌企鵝則立於巢旁。稍後,雄雌企鵝互換位置,最終實現交配。有時,這種結合由於行為程式受干擾也會出現中途失敗,雌企鵝出另覓“新歡”。
企鵝對領地的選擇和防衛鬥爭往往涉及到:一是領地所有權歸屬的爭吵,有時為此斗得不可開交,直到一方認輸為止;二是鄰里越界引起爭鬥,因此壘巢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互不侵犯;三是外來者在營地邊緣活動會引起某些對抗反應。而且,外界物體的快速行動往往會引起企鵝極其強烈反應。對賊鷗、外來企鵝或行人的侵擾,也會發出咆哮呼叫。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企鵝便攻擊呼叫。其聲音短促、沙啞、刺耳,等於在說:“我與你拼了!”接著它就向對方衝擊,猛撲過去。同時,還有用胸部頂撞對方或翅膀猛烈拍擊對方等進攻性動作。
據悉,我國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幾名面極考察隊員,有一次為接近這些可愛的企鵝群,貿然闖入了企鵝營地,結果受到一種企鵝又咬又打的接待,終於被驅逐“出境”。後來,考察隊員緩慢地進入企鵝營地,逐步靠近它們,結果避免了被攻擊。再進一步的觀察發現,人們如在企鵝群中呆了一段時間,它們就會認同你是一隻大企鵝,或認為對它們沒有什麼危險,它們也就若無其事了。有趣的是,當人們偷偷地把拳頭塞到企鵝肚子下,企鵝還以為是只企鵝蛋,就精心地蹲在那裡孵蛋。
在企鵝行為中,必然存在動作起因和誘發回響的因果關係。阿德利企鵝的大部分行為與頭和喙的姿勢、動作有關。對這些動作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就可以編寫出一部“企鵝語言”詞典來。(轉自: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