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含義】以:目的是;儆:使人警醒,不犯錯誤,告誡;效:模仿,效法;尤:過失,過錯。 指處理一個壞人或一件壞事,用來警告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示例】①小德子如此邪惡,膽敢肆意挑撥,必須處以極刑,明正法典,~! ②我以為各人均應先打屁股百下,~。(魯迅《準風月談·文床秋夢》)
【用法】⑴作謂語;同“殺一儆百”,“殺雞給猴兒看”。 ⑵一般在複句中作為分句出現,且置於末尾(例①②)
【正音】儆;不能讀作“jìnɡ”。
【辨形】儆;不能寫作“敬”
【近義詞】殺雞儆猴殺一儆百
【反義詞】如法炮製
【英譯】punish sb. as a warning to others
【押韻詞】愛不釋手、得心應手 、滾瓜爛熟、品學兼優
【出處】①《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 ② 清·李綠園《歧路燈》:“自宜按律究辦;以儆效尤。”
成語出處
1、《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
2、清·李綠園《歧路燈》:“自宜按律究辦;以儆效尤。”
3、魯迅《準風月談·文床秋夢》引林丁給《濤聲》編者的信:“我以為各人均應先打屁股百下,以儆效尤,餘事可一概不提”。
4、王火《戰爭和人》(三)卷二:為了嚴肅校級,不處分不足以平眾憤。學校決定給予你大過處分,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