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晨曦

代晨曦

代晨曦,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職業畫家。 最新展覽:“天外-來自天外的狂想”——代晨曦大型個人展覽 藝術家代晨曦有著一種獨有的視覺感受與幻視能力,任繪畫在一種近乎迷狂的幻覺狀態中轉變為流動的視像,並讓形象處於不確定的變幻之中,畫面看似有著自然之物的模擬,但其實一直保持著元素性的生成變化,這是元素性的律動,雲氣的捲動,山形的震動,水的流動,火的躍動,畫家賦予這些元素彼此呼應的節律關係,讓整個畫面有著音符一般的跳動。

簡介

爭-II Vie II 240x180cm 2008 爭-II Vie II 240x180cm 2008

1983年 生於雲南

2006年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現為職業畫家,生活和工作於北京.

展覽

個展

2013 《天外》代晨曦大型個展 索卡藝術中心 北京

天外海報 天外海報

2008 《凹凸》代晨曦油畫個人展798藝術中心 北京

群展

2013 《春江水暖》 索卡藝術中心館藏展 北京

2010 ASYAAF亞洲大學生青年藝術家美術慶典 首爾

2010 Sunshine Women's University Show 首爾

2008 朝藝堂暖房收藏回顧展 北京

2007 炎黃藝術館《深水靜流》女藝術家展 北京

2007 3818庫畫廊六人展《 she 》798藝術中心  北京

Solo Exhibitions

2013 Beyond the Heavens -Dai Chenxi Solo Exhibition at Soka Art Center Beijing, 798 Arts Centre

2008 Bump - Dai Chenxi Solo Exhibition at Beijing Joey Art Gallery, 798 Arts Centre

Group Exhibitions

2013 Exhibition of Soka Art Center’s art collection

2010 ASYAAF ASIAN STUDENTS AND YOUNG ARTISTS ART FESTIVAL, Seoul

2010 Sunshine Women University Show, Seoul

2008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at Beijing Joey Art Gallery

2007 Quiet Deep Waters - Female artist exhibition at Yanhuang Art Museum

2007 She - Exhibition of works by six artists at 3818 Cool Gallery, 798 Arts Centre

出版物

爭-I Vie I 360x240cm 2008 爭-I Vie I 360x240cm 2008

2008年 世界藝術雜誌《繪畫性的探索:代晨曦作品印象》

2008年 中國當代藝術雜誌《《凹凸--代晨曦油畫個人展》

2008年 雅昌藝術網

2004年 《 代晨曦素描作品集 》

獲獎

尷尬的月球-IV 200x200cm 2008 尷尬的月球-IV 200x200cm 2008

獲中央美術學院《優秀學生作品展》二等獎

獲中央美術學院《優秀學生作品展》三等獎

評論文章

觀夢—— 洪凌

古人云“天道酬勤,勤則善思,奮則助研”。學習繪畫的學生大約分為兩類,一類重技術,一類重思考。技術型的學生由於過於迷戀技術技巧往往忘記了表達的核心,內容往往被技法的炫耀所遮蔽。而思考型的誤區在於空想之思之情經常由於技術操作能力的局限而無所依。
代晨曦的可貴正在於她能兩者兼得而不廢於偏,在美院的學生中她經常顯得獨立而不群。她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天性中充滿著自由的夢想。她的藝術探索中交織著靈性、野性、隱秘、恣肆和華麗的變奏。在她的繪畫作品中我能明確感知到她總是能將很多相互矛盾的思想狀態,各種豐富的藝術情愫自然地融合於她的作品中。我驚奇於她小小年紀竟能有掌控如此宏大氣象的能力,在跟她的接觸中我漸漸意識到這源於她多項才情的互相補充借鑑。她學習油畫,卻能寫得一手好書法,有時隨著音樂也能自由地翩翩起舞,她還有寫散文的習慣,文字中也能見她的思想與性情。我和她既是師生,也是老鄉,同是雲南人。我想她開張、浪漫、奔放、內斂的豐富複雜的性情也來源於西南那連綿起伏的大山,來自她從小的獨立生活。
對於代晨曦來講,大學期間她並不屬於那種學校里的乖學生,而是能把自己的學習思考建立在整個社會生活的基礎上。所以大學短暫的生活結束後,她沒有像大多數同學那樣選擇考研,繼續上學,而是反身堅定地走入社會,在艱苦的生活中打造錘鍊自己的心性和藝術。最初到她的畫室,看到滿天滿地的作品燃燒著她的生命。看到她穿梭於巨大的畫作前,感到生命的不屈與掙扎,也能感到決心與孤獨。
藝術創作往往呈現出作者的兩難處境。一方面在艱難地挖掘著自己生命中的才華,一方面艱難地尋找著物質的支撐,也艱難地找尋著自己的求生求藝之路。晨曦這幾年走過的路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其中之甘苦,作為旁觀者我看到她一步一步從混沌中掙扎,在泥濘中前行。
她的作品黏稠,往往在潰爛的邊緣反生出詭異的魅影,混沌並燦爛著。她用了一些綜合材料,不管這些材料在她的作品中運用的是否完全貼切,但是讓你心動的往往是錯亂中反生出的一種邏輯力量。在她的作品中總是呈現著生命魅力高於藝術手段的狀態,情緒節奏的把握成為表述的關鍵。你面對她的作品可以感覺到一種似夢非夢的幻覺力量,沿著這幻覺你會不知不覺地走入她的內心。
我想從學校走出的這些學生中,晨曦是一定能把這條艱苦的藝術之路走通的。而且她的創作追求會越來越有魅力,因為她有理想,有夢,有堅持,而且如今有一個願意隨她追逐那個夢境的人,就是她新近才結婚的先生宏軒。晨曦是幸福也是幸運的,她有了一個強有力的後盾,我也為她高興。
聽說她要在索卡畫廊展現她畢業後創作的幾十幅重要作品,我借這篇文章對她表示祝賀,祝她藝途長久。

2013年元月於台灣 洪凌

代晨曦的繪畫:來自天外的狂想——評論家 夏可君

繪畫本源的圖像來自天空與大地,來自於人類與自然的那種分離與連線的悖論,因此有著雙重的生長:既向著大地紮根與向下生長而抓緊黑暗,也向著天空生長上升並且在天空的光輝中開花結果,這個反向的來回張力形成了人類生命的觸感:一個是如此的切身自身觸感,一個是不可觸感的觸感。

繪畫不過是打開二者之間的張力,這也是一個畫家天賦的標誌:他或她能夠豐富地展開了這個自身觸感與它異觸感之間的生命張力。而我們在女畫家代晨曦的作品上看到了這個張力。來自於雲貴高原的她,似乎對接近天空以及天空的雲彩,對高原與大地的那種下墜的沉重,有著獨特的雙重感受。

首先是那些2006年左右名為《狂松》的系列作品,我們看到瘋狂生長的松樹,似乎不是在大地之上生長,而是從根處,帶著所有土壤的氣息,抓緊整個大地的力量,在執著堅韌地生長,因為要抓緊整個大地,有著要把自身都連根拔起的那種勇氣,讓這顆松帶來著驚人的形式感,看起來是在上升,實際上也是在大地之中生長,是根自身在抓著整個大地在生長!這是瘋狂生長的松樹,這是根的生命力的形式化!松樹的枝條在抖動中生長,那些糾結轉著圈的小圓圈,似乎就是它生長時的呼吸的形狀,那是事物還在萌發生長的聲音!代晨曦畫出了松樹內在的狂想,內在的呼喊的氣息,乃至於自然的那種自由的歌唱,那是一種旋轉著裹挾一切的擁抱,那種對自然的徹底敞開。

最初的圖像並非來自於人類以及近處可見的事物,想像的最初打開還來自於天外,對天外的凝視產生了幻像與幻覺,即凝視天空帶來的那種旋轉與眩暈,代晨曦很好地進入了藝術的這種想像力的冒險之中:那些對月亮或月球的繪畫,一個個旋轉的漩渦,糾結在一起,這是漩

渦在生長,在蔓延,一個個小的漩渦建構起月亮這個大的漩渦,但整體就保持某種靜止狀態,似乎圓形的畫框本身也在旋轉的漩渦之中,畫家的形式感無處不在,而且在內在的不安與整體的安靜之間有著微妙的對比,或者是月亮被剖開為兩個部分,有待於重新癒合,中國文化一直是月亮的詩學,不同於西方的天國超越的想像,就在於,這月亮或者技術時代的月球,還有著某種生命的氣息,某種我們對高處的冥想,還有著對塵世的關懷與眷戀!似乎那是人類曾經夢想到達的至高位置,或者是夢想最為要抵達的位置,在夢想中似乎我們早就已經抵達了那裡,代晨曦畫出了這個奇妙的夢想,她作品上的月球有著人類足印的跡象,那是詩意的夢中圖像,那一個個不同的漩渦,似乎是凝視我們的來自天外的眼睛,這個倒轉也是幻像發生的根源。

正是在這裡我看到了代晨曦的天賦,一個女畫家把所有的注意力投射到遙遠的月球上,這本身就是某種宇宙記憶的內在萌發,來自於西方的油畫,其本身的力量就來自於投射的激情,是不斷向著遠處投射的姿態的產物,打開與遙遠之物的關係,那是不可觸的遙感,正是這遙感激發了想像。圖像來自於光線的來臨,但對於代晨曦,畢竟是在繪畫的終結之時重新進入繪畫,因此她更多是面對光線的變暗或者消失,因此,只是一些暗淡的水泡一般的漩渦。代晨曦的月球繪畫打開了幻覺的凝視,一旦這凝視打開,那個不可克服的距離就不斷帶來新的幻像,因此,出現了那些帶有佛教敦煌壁畫一般的仙氣縈繞的天外飛仙一般的繪畫。

這些看似仙山一般雲氣縈繞的作品,充分利用了厚重的顏料在攪動之中帶來的那種滯澀與流動的張力:一方面顏料在攪動中有著油性的滯澀,但是煙雲之氣的縈繞是有著自由的飛動,越是要自由飛動,越是輕盈,但油性的那種厚重越是需要克服,反覆攪動與攪拌顏料,在畫面上就越是留下肌理的那種阻滯,這就帶來了繪畫的質感,那種材質本身帶來的痕跡。而且,代晨曦能夠很好地控制筆觸走動的方向,萬物都在躍動,山形似乎是躍動的火焰山,是神話之中的那種幻像之山,雲彩有著不同流動的形態,並不固定,山形的向上躍動,雲彩以不同方向的流動與拓變,黃色,藍色,紅色,不同顏色反覆攪拌起來,但又有著層次的那種透明對比,而且作品總體上保持了不斷生長與生髮的自然性。

代晨曦很好地保持了之前狂松的生長與月球繪畫的那種幻視能力,這是她獨有的視覺感受:繪畫是在一種近乎迷狂的幻覺狀態中,把那些幻覺轉變為一種流動的視像,一種讓形象處於不確定的變幻之中,看似有著自然之物的模擬,但其實一直保持為元素性的生成變化,這是元素性的律動,雲氣的捲動,山形的震動,水的流動,火的躍動,畫家賦予這些元素性彼此之間有著呼應的節律關係,整個畫面有著音符一般的跳動。

在這個意義上,代晨曦很好地利用了傳統山水畫的那種煙雲流動的視覺感受,這並非西方的風景畫,而是一種對古代堂皇仙氣的文化記憶,但繪畫需要重新與一種自然的生成性結合,在顏料的物性與繪畫要接納的自然元素性之間尋找新的關係,因此這些仙氣縈繞的繪畫與之前月球的繪畫有著內在呼應關係,不僅僅是形狀上的月亮圓形,而且在幻視與節律上有著內在的共鳴。

我們也看到了代晨曦的裝置作品上有著對事物尖銳與柔軟的雙重感受:她把那些鍋碗瓢盆揉捏得宛若雲彩一般,纏繞在一起,像一堆還在流動生長的雲朵,這也是對之前元素性變幻的手感轉換,體現出藝術家在堅硬與柔軟之間的感覺轉換能力;她讓那些鐵絲纏繞起來後以鮮艷的顏色滴灑在上面,似乎鐵絲在燃燒,被一種天外之火所點燃;而那個如同一個個生長的尖銳火焰一般的作品,傳達了畫家內心的灼熱的激情,所觸之物都要燃燒起來,那是生長的火焰,那是生命不止息的燃燒,這裡有著畫家無比強大的能量的表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代晨曦超越了性別的藝術,那是生命本身的激情想像。

2012年於北京 夏可君

作品賞析

代晨曦《天外》展覽作品 代晨曦《天外》展覽作品
代晨曦作品欣賞 代晨曦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