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構造
寺頂岩壁上端叫“上岩
”,上有幾丈寬的一片空曠地,松樹,龍眼,枝繁葉茂,四季常青。在岩石頂有一“龍洞”,洞口一米多寬,深若隧道,相傳古時此洞可通達大埔三河壩。寺左有一“出米洞”,傳說洞裡每天能漏出白米供寺僧食用。後來有位法名叫鴻林的和尚,把洞口挖大些,希望能多出一點米糧來,不料洞穴此後就不再出米了。現在洞裡只能看到潔白的泥漿,人們叫它“觀音土”,經發酵後可作制酒用,可謂人間奇聞。
寺院是天然石蓋的寬大如廳的岩室,裡面塑有金身佛像,供香客參拜。兩旁有人工塑成的各種景物。石蓋面有形如五隻張翅若飛的蝙蝠。岩隙下流泉叮咚,恰似仙露垂珠。
修建歷史
寺於清乾隆六年辛酉(1741)由開山禪僧比丘純量化緣募建,嘉慶、同治年間曾數次修葺。嘉慶乙丑(1805)冬,崇興僧募化在寺左建一文昌閣。1986年夏,眾善信集資重建三落廳堂,紅柱畫梁,舊貌換新顏,聳然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