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仙人腳位於談仙嶺城牆西側一大石,上有一草鞋腳印, 長50公分,闊17公分。相傳南唐道家譚峭在談仙嶺煉丹,著述“化書”,得道成仙飛升時所留。現石旁有碑記述此事。
在明光洪廟鄉石門口南的石棚窪里有塊巨石,石面比較平整,在石面中央有一個二尺長左右、寬約八寸、深約一寸的大凹坑,形似腳印,腳印的五個腳趾頭清晰可辨。這個大腳印被當地百姓叫做"仙人腳",相傳是老子李耳當年東來遊說時留下的。
來歷
春秋時,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東)有個著名的學者李耳,字伯陽,後人稱"老子",曾任過周王朝圖籍掌管,苦心鑽研"道"學,認為萬物生於道,著有《道經》、《德經》,全稱是《道德經》。相傳孔子到楚國遊說曾上門向老子討教過。周王朝衰敗以後,老子四處遊說,傳播他的《道德經》。開始時是帶一書童,肩挑竹簍,日行不過五十里,每到一處借學堂講道說德,十分辛苦。後來在楚淮地得一青年,不光書簍可放在牛背上,老子也騎於牛背。這樣一來日行百里。
一日,老子過了淮河,騎青牛南來,走到浮山腳下。青牛見浮山上青草嫩綠,引起食慾,它趁老子下牛背問路之機,放快四蹄奔上山腰。老子一見,不得了,整個一座青山在搖晃,沿山還有水花四起。老子連忙喊住青牛,說:"此山不實,是浮於水面,小心!"青牛這時才感覺到山體微動,仿佛立於大船上。青牛不敢貪吃,輕輕下山,就在在下山將要上路之時,青牛覺得後蹄猛往下陷,山石被踩陷一塊,留下一個深深的牛腳印。
老子要往精城(今明光石壩)走,青牛識途,一路向西南而來。那時候無道可通,去精城須繞過老河。青牛開始時穩穩馱著老子南行,可剛到崗集(今明光洪廟鄉)青牛加快了步子猛向西拐。老子一看方向不對,拚命叫青牛停住。越是叫停住它越是跑得快。在上山坡時,一不小心,將老子從牛背上摔了下來,青牛看也不看仍然向山上跑去。老子氣得要命不知青牛今天發什麼瘋勁。老子顧不得屁股痛從地上爬起來去追青牛。老子的鞋也跑掉了,山坡上碎石和枯蒿桿子又戳腳,老子只好找一塊石頭坐下,自言自語道:"這牛今是怎么啦,你不願跟我受罪,可別把書馱走呀!"
老子哪裡知道,這青牛曾是此山煉丹房的一名道童,因偷吃了太白金星煉製七七四十九天的"銀丹" 和煉製的九九八十一天的"金丹",用石子裝進了丹葫蘆充數,使太白金星在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遭到眾仙的嘲笑。太白金星返回煉丹房後,將偷吃仙丹的道童變成一條青牛。多少年過去了,青年馱老子又過此地,不禁觸景生情。老子哪知道這些呢?以為青牛終日跟他東奔西顛,吃不了苦離他而去了。老子可惜的是他那花了半輩子心血的兩簍書。
青牛一路奔跑到石門口的寺廟和山腰的丹房,看見寺廟只剩殘磚碎瓦,丹房也成了一堆瓦礫,師傅升天了,師兄弟們也各奔東西了,青牛淚如泉湧,"哞哞"叫了幾聲後,又順原路慢慢走回來。
老子遠遠看見青牛回來,走近一看,只見青牛淚流滿面,也不知這牛究竟怎么了。他忙去翻書,這一翻發現少了一本《道經》,老子又氣又急,猛一跺腳,平整的一塊石面上竟被跺出了一個大腳印。老子生氣地把書簍搬下牛背,說:"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從今往後別再跟我了。"青牛隻是"哞哞"叫著淚還在流著,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老子老書簍放在石頭上,沿青牛跑過的路去找顛掉的《道經》。也算巧,沒走多遠就找到了。老子回來後,將兩簍書重新紮好用力放在自己的肩上,也不理青牛,順來路返回。可憐青牛心裡有數說不出來,只是默默地跟著老子,還不時地用尾巴輕輕拍打著老子。老子停下不走了,青牛也停下。老子想,這青牛跟了我一年多,像今天這樣的舉動還是頭一次,可能有什麼蹊蹺事。看現在一切好像都過去了。老子嘆了一口氣說:"青牛,你不願離我而去,是吧?" 青牛點點頭。"那你以後可別再犯牛勁,把我給摔下來。"青牛又點點頭。"那好吧,咱們還是好朋友。"青牛"哞哞"叫了兩聲,趴在上讓老子把書簍放在背上,老子坐在牛背上說:"我的鞋也不知掉哪了,只有騎你背了。"青牛抖抖耳朵,穩穩地沿原路走了。
多少年過去了,老子留下的那個大腳印,隨石頭長,它也長,現在已有近二尺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