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朝尚

男,漢族,出生於1965年2月,四川省內江市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大專文化(工作後通過高教自考獲三個專科文憑),1985年畢業於內江農校農學專業,長期在內江市東興區農業局所屬事業單位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男,漢族,出生於1965年2月,四川省內江市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大專文化(工作後通過高教自考獲三個專科文憑),1985年畢業於內江農校農學專業,長期在內江市東興區農業局所屬事業單位從事農技推廣工作。他在工作中,腳踏實地、勇於探索、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工作任務,獲省農業廳獎勵2次。

主要事跡

2003年以來,他利用業餘時間,在微薄的工資收入中擠出經費進行試驗,發明了能育好超長齡壯秧,把長江流域雙季晚稻的結實率從歷年平均60%至70%提高到多年平均80%左右(與不受低溫影響的同),從而提高原實種雙季稻邊界地區或一季晚稻與雙季稻混作區(在中國約200個縣區,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同耕地雙季稻的產量(多年平均增雙季晚稻的10%以上),並能開發利用比原實際成功種植雙季稻地區光熱資源差一些的適當地區成功種植雙季稻的方法與技術,專利號200410097765.8。解決了人們長期以來渴望解決的雙季晚稻結實率低的技術難題(技術難題見袁隆平院士主編的《雜交水稻學》第382頁),且可克服原有理論和技術中關於雙季晚稻移栽後至少能長3片以上新葉後才開始幼穗分化即須長出三片以上新葉再進行幼穗分化的技術偏見(技術偏見見《作物栽培學》南方本第179頁)。使用本發明生產的生物產品即已成熟而未收穫的水稻其結構或組成與使用原有技術生產的同水稻品種同地塊的雙季晚稻不同且與同品種在作一季稻時育超長齡壯秧移栽所生產的生物產品結構或組成不同(生物產品結構或組成不同的證明參見《作物栽培學》南方本第174頁)。該發明中同品種同地提早授粉、安全授粉方法也適合其他雙季稻地區提高雙季晚稻結實率和同耕地雙季稻的產量。使用擺播器等稀播勻播結合抽行留苗方法推廣於低緯度中稻區和雙季稻地區可取代兩段育秧,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單產。他還發明了“適用於水田播種的谷種擺播器” 專利號200610115392.1,使用該工具比劃格點播快5倍以上且製造成本低,更比兩段育秧省工,又能達到稀播勻播利於抽行留苗提高秧田部分單產的目的。他的專利論說文“論水稻育長齡壯秧、提早安全授粉栽培方法與技術"已刊登在《中華知名專家終身成就薈萃》(理論卷)、《華夏優秀人物思想寶庫》並分獲好作品一等獎。他已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授予“中華知名專家終身成就榮譽證書",他的業績已被收錄到十幾部大型典籍並獲多家獎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