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詞賓語前置句

介詞賓語前置句

介詞賓語前置句,所謂賓語前置句,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於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何以戰?”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該是“以何戰”,典型的賓語前置句。

意思是憑什麼作戰?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還有許多不同形式的賓語前置句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 (有時也會出現省略'之'的情況,注意在分析句子的時候要補充進來,例如:捆屨(指做鞋子)織席以為食。(《孟子 許行》(晉文公上))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舉例:

用介詞“以”的:
《老子》:“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論語·季氏》:“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史記·項羽本紀》:“不然,籍何以至此?”
《葉公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余是以記之.”
《論語》:“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勾踐滅吳》:“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

用介詞“為”的: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孟子》:“許子奚為不自織?”

用介詞“與”的:
范仲淹《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用介詞“從”的: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金王若虛《論語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見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亂者,何從而得之?

用介詞“自”的:
明文徵明《敘陳氏家乘》:“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敘.”
清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快雪堂》肥瘦兩刻皆佳,而瘦本神理,絕似伯衡相公.雖為至戚,詢其後人,莫知所自.”

用介詞“向”的: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