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文言句式

常見文言句式

常見文言文句式包括: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和省略句。

.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

1.用"者、也"做標記的判斷句,按理說,有三種情況。
(1)一種是有"者"也有"也"。如:
(1)藺相如者,趙人也。(《廉頗》)
(2)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3) "離騷"者,猶離憂也。(《屈原列傳》)

(4)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5)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6)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7)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8)此三者,吾遺恨也。

這一類句子,都是"者"表示提頓,最後用"也"加強判斷的語氣。有"者"也有"也"的判斷句是比較多的。

褒禪

(2) 一種是有"者"沒有"也"。這樣的判斷句很少。如:

(1)四人 :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游褒禪山記》)

(2)蓮之愛,同予何人?(《愛蓮說》)
(3)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3)還有一種判斷句,只有"也"而沒有"者"。如:
(1)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戰》)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3)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戰》)
(4)此世所以不傳也。(《石鐘山記》)

(5)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項脊軒志》)

(6)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桃花源記》)

(7)梁,吾仇也,王,吾所立。(《五代史伶官傳序》)

(8)斯用兵之效也。(《六國論》)

(9)燕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六國論》)

2.有動詞做判斷詞的判斷句

(1) 在古代,在一般情況下,"是"是代詞"這",不表示判斷。但是,"是"也偶爾相當於現在的"是",成了判斷句的標記。如:

(1)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孔雀東南飛》)
(2)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水調歌頭》)
(3)而欲投吳巨,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豈足托乎!(《赤壁之戰》)

攻城野戰之大功。

(2)在更多的情況下,"為"是判斷動詞。如:
(4)公子姊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君》)
(5)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赤壁之戰》)
(6)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之。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板本。(沈括《活板》)
(7)我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廉頗藺相如列傳》)
當時""的作用相當於現在的""。

3. 採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

(1)登高而招,臂 加長也,而見者遠。(《荀子·勸學》)

(2)城 不高也,城 不深也,兵草 不堅利也。 (《孟子·公孫丑下》)

(3) 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

(4)“六國破滅, 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六國論》)

4.沒有標記的判斷句
這樣的判斷句是極少的。
(1)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信陵君》)
(2)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這就是把主語和謂語放在一起,靠意思組合成判斷句。

二. 被動句

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其常見類型有:

(1)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
(3)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很顯然,這樣的被動句,跟現在的被動句差不多。

(4)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5)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這是使用"見"做標記的被動句,是現代漢語當中沒有的。

(6)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7)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8)而欲投吳巨,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豈足托乎!"(《赤壁之戰》)
這是使用"為"做標記的被動句,現代漢語當中有時候也用。不過,文言文主要使用"於"做被動句的標記。

(9)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10)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1)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有時候,這個"於"也能省略掉。如:

(12)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赤壁之戰》)

三. 倒裝句

文言中的倒裝句,是相對於現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於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等。

文言文中的倒裝句比較多, 有定中倒裝句、動賓倒裝句、介詞短語倒裝句、主謂倒裝句等。

(一)定中倒裝句


在一般情況下,定語應該放在中心詞前面,如"彼童子之師","師"是中心詞,定語"彼童子"處在中心詞前面。但是,中心詞也可以處在中心詞後面,形成中心詞在前,定語在後的句式,這就是定中倒裝句。如:

(1)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2)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自名"蟹殼青",日與子弟角,無不勝。(《促織》)
(3)豫州軍雖敗於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赤壁之戰》)
(4)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解析(1)的"一片"是定語,處在中心詞"孤帆"的後面,

(2)的"好事者"是定語,修飾的是中心詞"少年"。"少年"前頭還有定語"村中"。

(3)的"還者"是修飾中心詞"戰士"的。

(4)的"師"是中心詞,前面定語?quot;彼童子",後面定語是"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師"的前後都有定語。

(二) 動賓倒裝句


在一般情況下,動詞在前,賓語在後,這是漢語的語法規律。可是,有時候動詞和賓語也可以倒裝,讓賓語處在到動詞前面。在文言文當中,動賓倒裝句是很有規律的,大約有三種情況。

1、否定句賓語提前


這樣的句子必須是否定句;有了否定的條件,賓語就可以提到動詞之前。如: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2)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涉江》)
(3)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隆中對》)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
這些句子都是否定句,否定詞是"不、莫、未"。

解析(1)是"古人沒有欺騙我";動詞是"欺",賓語是"余"。

(2)是"這個世界真渾濁,不能理解我";"知"是動詞,"余"是賓語。

(3)是"當時的人並不認可他";動詞是"許",賓語是"之"。

(4)是"但是這樣還不能做王,沒有這樣的事";動詞是"有",賓語是"之"。

2、疑問句賓語提前


這種倒裝句式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是個疑問句,而且是疑問代詞做賓語。有了這個先決條件,疑問代詞賓語就得提到動詞前面去。

(1)大王來何操?(《史記·項羽本紀》)
(2)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紀》)
(3)客何為者?(《史記·項羽本紀》)
(4)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
(5)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這些句子都是疑問句,疑問代詞都是"何",這個"何"就提到了動詞前面。

解析(1)是"操何"(帶來了什麼),

(2)是"在安"(在哪兒),

(3)是"為何"(做什麼),

(4)是"有何"(有什麼),

(5)是"至何"(到哪兒)。

3、用"之"幫助把賓語提前
這種句式,也必須是疑問句,
(1)宋何罪之有?(《公輸》)
(2)何功之有哉?(《信陵君》)
(3)何陋之有?(《陋室銘》)
這種句式的特點是動詞"有"在賓語後面,賓語在前面,動詞和賓語之間有"之"。"何"是定語。

解析:(1)是"宋國有什麼罪?"

(2)是"有什麼功勞?"

(3)是"有什麼簡陋呢?"

動賓倒裝句主要有否定句賓語提前、疑問句賓語提前、用"之"幫助把賓語提前這么三種情況。還有一些別的情況。

如:(1)"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屈原列傳》)

"自佐"是"輔佐自己"。"

(2)"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浪淘沙》)

"多情應笑我"是"應笑我多情",賓語"多情"也提到了賓語的前面。

此外,還有其他的辦法組成倒裝句。如:"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傳》;

這裡不是用"之"幫忙,而是用"一"幫助把賓語提到動詞前面去。

(三)介詞短語倒裝句
介詞短語倒裝句有兩種情況。

1、介詞短語後置句


介詞短語後置句的特點是,應該在動詞前面的介詞短語,卻放在了動詞後面。

"試以豬鬣撩撥蟲須,仍不動。(《促織》)"介詞短語"以豬鬣"放在動詞"撩撥"的前面,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詞短語放在動詞的前面,說成"試撩撥蟲須以豬鬣",就成了介詞短語倒裝句。

(1)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
(3)皆不可限以時月。緣土氣有早晚,天時有愆伏。(《采草藥》)
(4)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崤之戰》)
解析:(1)是"故臨崩以大事寄臣",(2)是"不以封疆之界域民",(3)是"皆不可以時月限",(4)是"鄭商人弦高將於周市"(鄭商人弦高將在周這個地方做買賣)。

2、介詞賓語前置句


介詞短語倒裝句還包括介詞短語本身倒裝。在一般情況下,介詞總是在前面,介詞賓語總是在後面。可是有時候,介詞在後,介詞賓語在前,跟動賓倒裝句的情況很相似。這就是介詞賓語前置句。

(1)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2)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赤壁之戰》)
(3)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4)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
"誰與"是"與誰"(跟誰),"何以"是"以何"(憑什麼),"是以"是"以是"(因此)。
其他的倒裝句,還有主謂倒裝句,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可以認為這是修辭方面的倒裝句,這樣的句子是不多的。

.省略句

文言是最精練的語言,最講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 主語的省略、謂語的省略、賓語的省略、介詞短語的省略。


(一)主語的省略


在文言文當中,省略主語是很常見的,有承前省略,有對話省略,承賓省略等。

(1)兒俱,()啼告母。母聞之,()面色灰死。(《促織》)
(2)備曰:"()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赤壁》)
(3)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醉翁亭記》)
(4)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鵲見蔡桓公》)

解析:(1)是"兒俱,兒啼告母""母聞之,母面色灰死",這是主語承前省略。

(2)是"吾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

(3)是"作亭者乃山之僧智仙也",這是在對話中省略主語。

(4)是"扁鵲已逃秦矣",而"扁鵲"是上一句的賓語,這是承賓省略。

在古漢語當中,主語可以換來換去,如:

(5)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

(6)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捕蛇者說》)

解析:(5)是"桃源人見漁人,桃源人乃大驚,桃源人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漁人還家,桃源人設酒殺雞作食",

(6)是"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異蛇觸草木,草木盡死;異蛇以齧人,人無御之者"。見到這樣的句子,要依靠上下文,邊讀邊補充省略了的成分。

(二)謂語的省略



文言文的謂語也經常省略。這當然也是利用了語言環境。

(1)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浪淘沙》)
(2)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琵琶行》)
(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
(4)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狼》)
解析:根據上下文,把省略了的成分補充進來,(1)是"一時產生多少豪傑",

(2)是"初為霓裳後為六么",

(3)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理之",

(4)是"途中遇兩狼"。這些省略了的成分都是謂語。

(三)賓語的省略


省略的賓語往往是前面出現過的,所以補讀省略的賓語,主語要依靠前面的名詞和動詞。如:

(1)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赤壁之戰》)

(2)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quot;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赤壁之戰》)

(3)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紀》)

解析:(1)的前面有"船艦",可見把賓語補出來是"可燒船艦而走船艦?quot;。

(2)是利用上文"臣舍人藺相如可使"而省略,補讀出來是"於是王召見藺相如"。

(3)是"具告之以事"。"之"代替的是上文"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這件事。

在文言文當中,省略兼語(既是前一個動詞的賓語,又是後一個動詞的主語)是常有的事情。如:

(4)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5)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赤壁之戰》)
(6)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解析:如果補讀出來,則(4)是"上使扶蘇外將兵",

(5)是"使相如歸趙",

(6)是"請吾指示王"(讓我指給國王看)。

(四)介賓短語的省略


介賓短語的省略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詞,一個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詞賓語。

在文言文當中,可能只寫介詞賓語,而把介詞省略掉。遇見這種情況,就需要根據名詞或名詞短語(介詞賓語)同前面詞語的關係,來斷定是省略了什麼樣的介詞。如:

(1)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活板》)
(2)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頗藺相如列傳)
(3)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共爭天下。(《赤壁之戰》)
(4)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桃花源記》)

解析:根據上下文來看,(1)的"木格"是"貯"的工具,所以補讀出來是"以木格貯之",可見這裡省略了介詞"以"。

(2)的"境上"是"與燕王會"的處所,素補讀出來應該是"與燕王會於境上"。這裡省略了介?quot;於"

(3)應該是"劉豫州收眾於漢南",因為"漢南"的"劉豫州收眾"的處所,也是省略了介詞"於"。

(4)的"捕魚"是"為業"的方式,所以應該是"以捕魚為?quot;,省略了介詞"以"。

在文言文當中,更常見的是省略介詞賓語。如:

(5)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
(6)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記》)
(7)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
(8)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陳涉世家》)
(9)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荊軻刺秦王》)
(10)權以()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赤壁之戰》)

解析:把介詞賓語補讀出來,(5)應該是"蓋以假寐誘敵",

(6)應該是"此人一一為桃源人具言所聞",

(7)應該是"與客坐談",

(8)應該是"獨守丞與義軍戰譙門中",

(9)應該是"待吾客與吾俱",

(10)應該是"權以之示群下"("之"代替曹操的戰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