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類學

內容介紹

本書用系統論的觀點,來正確認識人體;論述了人與猿猴的關係,人體結構在一生中的變化和各人種中的差別等。

作者介紹

吳汝康,男,江蘇武進人,1916年2月19日生,漢族,人類學家,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0年南京中央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先後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組、貴州大學、中央研究院體質人類學研究所籌備處任職,1946-1949年在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研究院解剖系學習,194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9-1953年任大連醫學院解剖教研組教授,1953-1956年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兼任研究員,1956年至今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1960年改為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副所長,兼任北京大學、中山大學、香港大學教授,1980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70年起歷任中國解剖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等職。
五十年代起,吳汝康恢復了過去由步達生(D. Black) 和魏敦瑞(F. Weidenreich) 主持的中國人類化石的研究, 對近四十多年來在我國發現的絕大多數人類化石作了深入的研究,他關於藍田、周口店、和縣的直立人、丁村、馬壩、資陽與建平等處的智人化石的研究報告一直是研究中國古人類學者必讀的參考文獻。他還對系統地位長期懸而不決的重要化石靈長類,巨猿作了系統研究,發表了專著(巨猿下頜骨和牙齒化石)曾在美國、日本和韓國被重印,並被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戴爾森(E. Delson) 提議與魏敦瑞的著作一起重印作為中國古人類學的經典著作。從六十年代起臘瑪古猿被認為人類的直接祖先,吳汝康在對我國出土的大量化石進行研究以後提出它是祿豐古猿(吳汝康提議的新屬)的雌性個體,是人類進化的旁支。另外他還提出了從猿到人的過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類的各項獨有特徵是在這個過程中在不同時間形成的,從對北京猿人的研究他還提出了從猿到人的過渡中存在人類體質發展的不平衡性。所有以上各項研究成果都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重視。此外,他在推動我國現代人的體質人類學的工作中也有顯著的成績,他與同事合編了重要的工具書,也親自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並創建了“今人類學”。由於他在中國人類學研究中卓著的業績,在美國出版的“體制人類學歷史百科全書”中吳汝康是作為專條被列入的唯一中國體質人類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