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音

仄音:古代漢語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四聲又可分為兩大類:平聲與仄聲。現代漢語中仄聲包括上聲、去聲,平聲包括陰平、陽平。對聯要求一聯之中平與仄相間,一般是兩個音節一轉換;上下聯之間平與仄相對。一般情況下,上聯末字用仄聲,下聯末字用平聲,使人讀起來順暢、深長、有餘味。對聯平仄口訣:“平對仄,仄對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仄音,又叫仄聲,是和平音(平聲)相對而言的,是特指漢語中的一種語音現象。仄是不平的意思。
古代漢語聲調分平、上(音Shǎng)、去、入四聲,其中上、去、入統稱仄音。經過歷史的演變,在現代漢語國語中仄聲包括上聲、去聲,平聲包括陰平、陽平,入音在國語中已經消失,僅在很多南方的方言中存在。
古代詩詞中的“近體詩”和對聯對於格律有著嚴謹的要求,詩詞格律中就包含對於平聲和仄聲的正確套用。
對聯要求一聯之中平與仄相間,一般是兩個音節一轉換;上下聯之間平與仄相對。一般情況下,上聯末字用仄聲,下聯末字用平聲,使人讀起來順暢、深長、有餘味。
按現代漢語標調,一聲為陰聲,音高而平;二聲為陽聲,音由下往上。(以上為平聲)、三聲為上聲,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聲為去聲,音由高往下(以上為仄聲)。
對聯平仄口訣 :
“平對仄,仄對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