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經絡穴點陣圖

人體經絡穴點陣圖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針灸學的理論核心。《內經》關於經絡的記載說,它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內外,貫串上下,將人體各部的組織器官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以運行氣血,營養全身,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護協調和相對平衡。 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路。經和絡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經指經脈,猶如途徑,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絡為絡脈,它譬如網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是經絡系統中的分支。

基本信息

人體穴位

人體經絡穴點陣圖人體經絡穴點陣圖
認識中醫就從了解人體穴位開始,人體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內屬於臟腑,外布於全身,將各部組織、器官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指經脈,猶如直通的徑路,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絡,指絡脈,猶如網路,是經脈的細小分支。經絡學說是中醫的精髓之一,與臟腑、氣血等基礎理論一起,對中醫各科特別是對針灸的臨床辯證和治療,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正確認識和理解人體經絡穴位,是養生、保健、治療的先決條件。人體穴位由十二經絡穴位和奇經八脈穴位組成,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也稱為“正經”。奇經八脈的“奇”有“異”的意思,是指與十二經脈不同而“別道奇行”的八條經脈。

包括手三陰經穴位(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穴位(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穴位(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穴位(足太陰脾經位、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奇經八脈穴位片包括督脈、任脈穴位。

人體穴位是什麼

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輸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

中醫講究的人體穴位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有人從穴位的電學特性去探討,發現皮膚上的某些地方存在導電量特別高的“良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的位置相吻合。但後來又發現,全身穴位總面積不過體表的萬分之四,而電阻部位卻多得多。後來人們又用最弱電流刺激肌肉,凡是能使肌肉產生最大收縮效果的地方就叫運動點。經對照發現,運動點與穴位的分布幾乎一致。但運動點的機制是什麼,還不太了解。又有人研究了穴位與神經的關係,發現幾乎所有的穴位都與神經相關聯。某一穴位與某一臟器的神經往往同屬於一個脊髓節段。在胚胎髮育時期,皮膚與神經是同源的,神經中樞存在著各皮膚區域與臟器的投射點。但是相反意見認為,非穴位區域下也都有神經分布,它們在組織學上並沒有差別。還有人發現穴位與血管、淋巴管關係密切,穴位處的皮膚溫度比別的地方要高一些,可能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複雜關係形成了穴位的奧妙。

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經:從大趾背毫毛部開始(大敦),向上沿著足背內側(行間、太沖),離內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內側(會三陰交;經蠡溝、中都、膝關),離內踝八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上膝膕內側(曲泉),沿著大腿內側(陰包、足五里、陰廉),進入陰毛中,環繞 部,至小腹(急脈;會沖門、府舍、曲骨、中極、關元),夾胃旁邊,屬於肝,絡於膽(章門、期門);向上通過膈肌,分布脅肋部,沿氣管之後,向上進入頏顙(喉頭部),連線目系(眼球後的脈絡聯繫),上行出於額部,與督脈交會於頭頂。它的支脈:從“目系”下向頰里,環繞唇內。它的支脈:從肝分出,通過膈肌,向上流注於肺(接手太陰肺經)。

足厥陰肝經穴位一側14穴(左右兩側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於下肢內側,其餘2穴位於腹部及胸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門。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病症、神經系統病症、肝膽病症、眼病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症。

本經穴位:大敦 行間 太沖 中封 蠡溝 中都 膝關 曲泉 陰包 足五里 陰廉 急脈 章門 期門

足陽明胃經

人體經絡穴點陣圖人體經絡穴點陣圖
上齒槽中(巨髎),回出來夾口旁(地倉)環繞口唇(會人中),向下交會於頦唇溝(會承漿);退回來沿下頜出面動脈部(大迎),再沿下頜角(頰車),上耳前(下關),經顴弓上(會上關、懸厘、頷厭),沿髮際(頭維),至額顱中部(會神庭)。

它的支脈:從大迎前向下,經頸動脈部(人迎),沿喉嚨(水突、氣舍,一說會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部),通過膈肌,屬於胃(會上脘、中脘),絡於脾。

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缺盆)向下,經乳中(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夾臍兩旁(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進入氣街(腹股溝動脈部氣沖穴)。

它的支脈:從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溝動脈部與前者會合。——由此下行經髖關節前(髀關),到股四頭肌隆起處(伏兔、陰市、梁丘),下向膝髕中(犢鼻),沿脛骨外側(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下行足背(解溪、沖陽),進入中趾內側趾縫(陷谷、內庭),出次趾末端(厲兌)。

它的支脈:從膝下三寸處(足三里)分出(豐隆),向下進入中趾外側趾縫,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脈:從足背部(沖陽)分出,進大趾趾縫,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陰脾經。

本經一側45穴(左右兩側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於下肢的前外側面,30穴在腹、胸部與頭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厲兌。主治腸胃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某些病症和咽喉、頭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症。

足陽明胃經穴位:承泣 四白 巨髎 地倉 大迎 頰車 下關 頭維 人迎 水突 氣舍 缺盆 氣戶 庫房 屋翳 膺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滿 梁門 關門 太乙 滑肉門 天樞 外陵 大巨 水道 歸來 氣沖 髀關 伏兔 陰市 梁丘 犢鼻 足三里 上巨虛 條口 下巨虛 豐隆 解溪 沖陽 陷谷 內庭 厲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