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製造
荷蘭愛因霍芬科技大學馬克·波斯特(Mark Post)教授表示:“此刻我們培育出來的更像疲憊不堪的肌肉組織。我們需要通過鍛鍊和伸展肌肉來找到改進這種肌肉的方法。這種產品將有益於環境,且減少屠宰動物的數量。
培育過程
荷蘭研究人員培育出一種被稱為“浸水豬肉”的人造肉。 研究人員從一頭活豬肌肉中提取細胞,然後將這些細胞放在其他動物製品的肉湯里。這些細胞在肉湯中繁殖,生成了肌肉組織。但是這樣培育出來的“豬肉”還沒有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研究人員相信,如果他們能夠找到一種方法對肌肉進行人工“訓練”,那么這種肌肉組織能夠變成為像肉排一樣美味的食物。
馬克·波斯特表示,“如果這種肉感覺起來、嘗起來同肉沒什麼區別,人們就會購買。”科研人員正在努力改進這種人工肉的肌肉組織,以期讓肉的口味能符合大眾口味。雖然還沒有人品嘗過這種人造肉,但研究人員相信這種人工肉將在5年內上市。(2009年12月的報導)
優點
動物可以免受被宰殺的痛苦,由於人們不再飼養牲畜和家禽,也就不用再擔心瘋牛病、豬流感、禽流感這些疾病。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畜牧業占了世界耕地面積的70%,相對於飼養,人工培育肉製品所占得地方肯定小得多。
社會反響
素食主義者協會對在實驗室培育出人造肉表示熱烈歡迎,他們說:“如果不需要屠宰動物就能獲得肉的話,那么就不存在道德上的異議。”
人造肉計畫得到了荷蘭政府和香腸製造商的支持。此前,已經有科研機構利用金魚肌肉細胞來製造人工去骨魚片。
環境學家表示,在實驗室中製造肉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截止到2009年由牲畜製造的甲烷占全球溫室氣體的18%。預計到2050年肉類和奶品的消耗將增加兩倍,屆時如何減少牲畜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是一個大問題。不過,素食主義者協會表示,“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保證你所吃的是人工肉,而不是被屠殺的動物的肉。如何以一種人們信任的方式進行標識和區分是非常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