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生的平台:專業之外》正是探討建好這個平台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人生應該訂立什麼目標?人應該怎樣看待所學專業?人為何要讀書、要讀什麼書?人應該為何思考?人為何要有修養?人應該追求怎樣的愛情?怎樣才能成就人生的無憾之道?相信讀完《人生的平台:專業之外》,您就會有自己的答案,對自己的人生會有新的認識,從而終身受用。生命的成長應該有一個“平台”,人生的出發要有一個“基地”。這個基礎如果建造得好,人就可以建立自己的事業,建立自己的人生,建立自己的價值。
作者簡介
霍韜晦,當代思想家、儒者、教育家、文化學者。現任香港東方人文學院院長、新加坡東亞人文研究所所長,並被北京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山東大學等多所重點大學聘為客座教授,亦為北京中國文化書院海外導師。
霍韜晦早年從事哲學與佛學研究,成果豐碩。近二十年轉向生命成長教育,提倡新人文主義,創立性情學。
在思想上,主張文化應該回歸生命,先有生命實踐才有社會實踐;提倡生命儒學、生命佛學,批判當代以西方文化為基源的科學主義、自由主義、理性主義及後現代主義思潮,以重建新人文主義,井為《“百年儒學”會議宣言》撰稿人,影響巨大。
在教育上,提倡性情教育、生命教育,並身體力行,開設學院、研究所、出版社、企業培訓公司、自然生態山莊,主持富有創意的對應性成長課程
喜耀生命,以提升人的素質。事業遍及香港、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因其知行合一的理念與成果,被譽為王陽明後第一人。
霍韜晦著書,立足原典,融貫中西哲學、歷史、文化,視野廣闊,學養湛深,思想敏銳,說理通透而語言精簡,深受讀者歡迎。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講 人生的目標
人類文化大開大合的時代
文化資源的豐富與選擇的能力
馬斯洛說人生五種需要
唐君毅先生所說人生七種追求
印度人的四種目的
中國文化中的成德要求
生命成長的方法與追求
成長就要把問題問到底
第二講 人生與專業
專業化的普遍化
古人求貢獻自己
專業是籌碼
知識的分化
專業的要求和壓力
專業可以追趕嗎?
有專業就有保障?
人要懂得回頭
現代人的彷徨
沒有選擇的自由世界
專業的操守
分工與團隊
契約精神的體現與局限
工具化
假期
專業與常識(通識)
西方文化的批判精神
突破你的有限人生
開發你的性情
第三講 人生與讀書
為何要讀書?
為生存與安全感而讀書
為增加知識而讀書
知識的特性
認知心靈的格局
知識的局限
為修養自己而讀書
為繼承前人理想而讀書
為成長自己而讀書
體會
變化氣質與社會素質提升
什麼是素質?
人人不同的書單
讀什麼書?
人生必讀的幾本書
如何讀書?
體會的方法學
第四講 人生與思考
人為什麼要思考?
在無情的競爭中,現代人被迫思考
人不能任由社會意識主宰自己的思考
人應該為何思考?
人作為一“思考之存在”與自由
理性是照察前路的燈
思考需要有思考的法度
語言與溝通
人要做正確的事
“正確”的層次
為活出立體人格而思考
為認識自我而思考
貞定自己,安身立命
從理性思考到用心體會
君子九思
第五講 人生與修養
原始的生命形態
歷史的重要性
中西史學的分別
修養須從讀書始
生命成長從立志開始
……
第六講 人生與愛情
第七講 人生與終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