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證書

人格證書

人格證書,是上海交大擬定頒發給畢業生的證書之一,是通過評審學生的心理素質、基本價值觀及人際關係三個方面,其目的是為給用人單位提供參考,使他們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態而設,其實是技術理性下的產物。

評審措施

對採取的措施,細則尚在擬定中,但不可能出現“85”或“100”這樣具體的量化分數,有可能採取等級制,如“優秀”、“良好”等,也有可能採取“五分”、“四分”這樣區間性的打分制,或者是合格或不合格這樣的表現形式。由於對準確描述學生“人格”的困難性,所以學校會經過多層論證及檢驗,最終出台考核方案。並在一定人群中進行測試,最終被認可才能推行。

評審過程

班級考核:班委會考評,或者學生“互評”及“自評”

初步評定:學生所在學院、社團來給出初評意見

最終評定:由學校成立的專門委員會來審核。

填補空白

目前大學頒發的“學業證書”和“能力拓展證書”只是對學生狀況的一個表象評定,而思想及人格的反映則沒有表現,所以上海交大醞釀出台“人格證書”,給用人單位提供參考,使他們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態。

引發質疑

上海交大擬給畢業生髮“人格證書”上海交大擬給畢業生髮“人格證書”

是不是各科都是A的畢業生就是優秀人才?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怎樣彰顯?人格素養是否也很OK?這一切,能不能讓人一下子都看到?人格有高下之分,這點毋庸置疑;較之於成績等顯性指標,人格更著重於對人精神價值層面的考量,對人言行舉止的塑造自然也更為重要。但對交大提出的此構想引起了眾人的質疑:

首先,“人格”是什麼?答案見仁見智。它的概念模糊不清,並與時變遷,可定性而不易定量。即使將考察指標分層、分類細化,化抽象為具象,也可能失之科學規範,標準存在欠缺、多餘或不當;即便較為精確,它也難免因“公理婆理”而引起非議,難服眾口。

其次,人格與內心修養等密切相關,有的人極善“化妝”,表面光鮮內心敗絮,評價者怎么去識別?都說“人心隔肚皮”,有的人阿諛奉承、善說好話,有的人為人耿直、沉默寡言,考評者交往不深或識別有誤,考核結果能對做到公平嗎?

更可怕的,是“人格考核”可能又異化為學生的“應試任務”,成為新的“語數外試卷”。為了拿高分,有些人投機鑽營,只做表面工作;還有的人鑽後門,臨近考核期大做手腳等等。這樣,形式化的作風潛滋暗長,沒造成學生人品提升,反使“校格”淪落,只怕是意與願違。

各方回應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表示
經過近些年來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理念和育人體系的思考和討論,從2008年開始,學校已啟動對本科教育教學的全面改革,將單一知識傳授型的教育方式,轉變成“知識傳授+能力建設+人格養成”三位一體的全方位育人體系,以學生為中心,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科學與人文相結合,目的是全面培養新時代的面向各領域的具有創新精神和領導能力的領袖人才。並以此回應校友錢學森先生提出的傑出人才培養的大問題。 要培養未來中國發展的領袖人才,重要的是能力建設和人格養成,而非知識傳授。其中,完善健全的人格尤為關鍵。
考慮到這些,交大正在規劃,今後學生畢業時,除了常見的學業成績單外,還會獲得一份有關學生能力特點的證書,以及一份結合了思想、修養教育課堂成績和課外實踐情況的“人格養成”情況的證書。

網友

“多此一舉。絕大部分公民都具備良好的人格,不需要發什麼證書。交大這么做容易讓人誤解,以為原來交大的學生人格有問題,經過教育、培養後,變得有人格了。”
還有觀點認為,人格教育有著豐富的內涵,並不僅僅是幾門課、幾次活動就可以涵蓋。如果僅僅是一個“證書化”的學習,上課是為了獲得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參加培訓是為了獲得能力證書,則可能使功利情緒在學生中蔓延,影響學生個性的發揮,背離“人格養成”教育的初衷。
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認為

“人格”的事情,就應該按照人格的規律做———人格還是靠養成,而不是把不能度量的問題簡單度量化。“如果一所大學的氛圍、大學的老師能夠以身作則,把那些美好的東西播撒給學生們,那么,通過氛圍就能促進學生的人格養成。這也才是重中之重。什麼事情都靠打分,反而扭曲了人格。”一旦人格有了打分體系,他很擔心學生事情做不做,都取決於要給打分者看到。“這種‘被打分’,一旦定格後,還會造成偏見。畢竟,學生對於人格分數,沒有申辯權。”

社會

有聲音認為,培養健全的人格本身就是大學生的必修課,但是很多的大學卻沒有做好,“以前注重學習的太多了,現在注重能力的也多了,但是注重健全人格培養的上海交大是第一個在書面形式上進行宣傳的,並且口號響亮,值得稱讚和支持。”
“看得出,校方的初衷是希望學生的人格朝著好的方向培養和完善。有什麼偏差的地方,也能夠有機會改善和彌補。”交大機械專業大三學生小林認為,將學生的“人格養成”納入課表、加以量化考核或描述,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促使老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樹立“人格養成”的明確意識,就此而言不妨可以有所嘗試。

專家分析

其實“人格證書”之所以會問世,是管理者的“技術理性”思維所致。人們的許多行為選擇,都是按照技術規則做出的,而技術規則又建立在經驗知識基礎上。正是技術化管理思路,使得將“人格”量化、物化的方法層出;硬體主導的理念下,軟體建設的“人格培養”被參以“考核”“頒證”等形式,又有什麼奇怪呢?

人格培養既要被社會、學校重視,也應規避“技術理性”的影子。軟教化被硬條規取代,“人格評價”與“人格證書”只能是漏洞百出,學校的人格塑造只能是碎片一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