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價隨和秩序是哲學面對和探討的永恆重大問題。人本價值的確立為公共性和公共秩序的構建提供了合理性價值根據,公共性和公共秩序則為人本價值的普遍化定在提供了現代性制度載體和保證。本書運用“經驗一超驗關係”方法論模式研究價值,提出價值是人本身和人的自我完成的觀點。權利和正義是構建公共性和公共秩序的基石。《人本價值與公共秩序》屬意於心性哲學和制度哲學的分際。在制度哲學及其公共秩序討論中堅執正義優先於善的價隨秩序,在心性哲學中則肯定善優先於正義之價值秩序,從而使價值秩序與公共秩序之間能夠建立起分層清晰的合理關係。
本書目錄
自序 制度哲學與心性哲學及其分際
第一章 人本價值與人的發現
一 人本價值及其實現方式
二 解讀“以人為本”中的“人”
三 市場經濟與個人的發現
四 市民社會與個人自由的發現
五 宇宙本體與人的自由——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人學解讀
第二章 價值及其研究之方法論模式
一 價值哲學研究之“經驗一超驗關係”方法論模式
二 價值哲學主流理論的系統檢討與新境開啟
三 價值之源:勞動及其“自克一自取”結構
四 人作為價值本身是否可能
第三章 價值體系與終極價值眷注
一 論融合型價值體系與分立型價值體系
二 經驗世界中的超驗價值希望——馬克思終極價值眷注及其特徵
三 市民、公民、德民之價值觀及其衝突與協調
四 榮辱觀及其價值評價
第四章 正義價值與公共秩序構建
一 公共正義與和諧社會
二 權利價值與和諧社會
三 欲望辯證法與和諧社會
四 個人生活原則與和諧社會
五 正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首要價值
第五章 理性、語言與人是目的
一 權利、形式理性與人是目的
二 語言與理性
三 自然法:理性規導下的欲望
四 論馬克思哲學的法哲學特質
六 領導幹部與哲學學習
第六章 現代性價值與傳統文化
一 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現代化
二 先秦諸子的價值形上學闡釋
三 儒家人文思想與權利觀念的緊張
四 康有為和孫中山的現代化思想及其反思
五 現代性與當代中國農民問題——考察中國農民問題的理論與方法
六 改革、發展、穩定及其關係
七 解放思想與唯物史觀
第七章 公民意識及其構建
一 “好人”與“好公民”何者優先
二 精英與民眾
三 獨立與責任
四 理性的公開使用和私下使用
五 孔子的“愛”與黑格爾的“生命搏鬥”
六 身體與經濟
七 《論語》和算盤之間
八 勞而後安
後記
作者介紹
劉進田,1959年2月生,陝西省涇陽縣人。現為兩北政法人學嶼克思主義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中國價值哲學學會副會長,西安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陝西省價值哲學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政協委員,陝西省教學名師,陝西省“四個一批”人才,《兩北人文科學評論》豐編,福建省政法幹部管理學院人文學研究所和兩安市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 主要著作行:《文化哲學導論》、《心靈的尋索——哲學·文化價值·法的精神探索》、《法律文化導論》、《法律文化與法制現代化》、《人本價值與公共秩序》、《譚嗣同箴言錄》。在《哲學研究》、《讀書》、《光明日報》等刊物發表論文和文章120篇,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材3部,與他人合著著作、教材8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