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域分布,全省人口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從水平方向的分布看:東部沿海和魯西平原地區人口數量較多,密度較大:北部沿海、黃河三角州地區人口數量較少,密度較小:交通幹線兩側較遠離交通幹線的地區人口多而密:鄉村人口絕對量大,但人口平均密度遠比市、鎮為低:各行政區之間人口數量和密度差異也較大。從垂直方向的分布看:平原地區遠較山丘地區人口多而密,海拔高度愈高,人口數量愈少,密度愈低。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全省總人口在各地區的區城分布有較大變化。1952年底人數最多的是濰坊地區,次為煙臺地區和臨沂地區。以上三個地區人口相差不大,均為600多萬人,各占全省總人口的12%多。以下依次為菏澤、德州、泰安、濟寧地區。在各地市中,聊城地區人口最少,僅300餘萬人。在省轄市中,青島市人口最多,達280多萬人,次為濟南市,棗莊市,而淄博市人口最少,為110萬人。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時,臨沂地區人口數量躍居首位,達754萬人,比1952年增長25.5%,而煙臺、濰坊兩地區人口雖然分別比1952年增長14.1%和15.7%,但速度較臨沂地區為慢,因而在全省總人口中所占比重已落後於臨沂地區,退居第二、三位。濟寧地區人口增長也較快,1964年人口普查時比1952年增加70萬人,11年增加了五分之一。泰安地區和菏澤地區人口總量也有較多的增加,但菏澤地區增長率尚低於全省平均水平,故其占全省的人口比重反比1952年有所降低,而泰安地區人口增長率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總人口中的比重也略有上升。在各地區中,德州地區人口增長最少,1964年人口普查時德州地區人口反而比1952年底減少15萬人。聊城地區和惠民地區1964年人口普查時比1952年分別增長18萬人和26萬人,在全省總人口中所占比重均略有下降。
相關詞條
-
人口
人口是一個內容複雜、綜合多種社會關係的社會實體,具有性別和年齡及自然構成,多種社會構成和社會關係、經濟構成和經濟關係。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處於家庭關...
詞語概念 基本含義 合理容量 分類 遷移 -
中國人口與經濟空間分布關係研究
特徵。我國人口空間分布與經濟空間分布規律類似,在地域上都呈現出極不平衡...分布具有集中性特點,人口的空間分布及演化亦是如此。本文在中國經濟集中、人口...、定量分析相結合,對中國人口與經濟空間分布的關係進行探討,並以中國不同尺度...
基本信息 中文摘要 -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專指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的文化。有專家主張,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的人民在特定歷史階段創造的具有鮮明特徵的考古學文化。一些學者則將地域...
地域文化 特點 發展途徑 研究意義 社會發展 -
濱海新區地域人口
天津濱海新區緊緊依託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擁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以新區為中心,方圓500公里範圍內還分布著11座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新區地處於華北平原北部...
-
大中華[地域概念]
英語對照:Greater China 跨國公司為了方便管理都對自己的業務區域進行劃分,把包括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定義為大中華區。
【國名各種詞義詳解】 【中國首都】 【中國國旗】 【中國國徽】 【中國國歌】 -
地域地理學
區域地理學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區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發展變化,以及區域分異和區際聯繫的學科,是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之一,強調對人地關係的研究。
概述 區域地理學發展簡史 區域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
人口遷徙
人口遷徙(humanrelocation)是相當數量的人類集體遷移的一種形式,指人們集體變更居住地的行為。這種移動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遷出地到遷入地的永...
概念 特點 國內遷徙 中國歷史上的遷徙 兩漢時期 -
人口發展戰略
人口發展戰略,社會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根據人類自身生產規律以及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從現實的人口狀況和社會經濟狀況...
人口發展戰略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地域公社
地域公社是原始社會解體過程中形成的、以地域性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二重性為特徵的社會組織形式,即同時存在私有制和公社所有制為特徵的社會組織。狹義專指具有這一...
簡介概況 歷史條件 公社特徵 公社類型 地域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