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讀的60篇哲理散文

《人一生要讀的60篇哲理散文》,作者:林語堂,蒙田,由中國和平出版社於2006年出版,本書精心選配的200餘幅契合文意的圖片和藝術設計有機結合,為讀者營造一個彩色的、極具文化魅力的閱讀空間,使讀者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和文化薰陶。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人一生要讀的60篇哲理散文人一生要讀的60篇哲理散文
為給廣大讀者提供一個閱讀和學習哲理散文的理想讀本,編者精選60篇影響巨大、思想豐富、文筆優美的佳作,通過“入選理由”、“作者簡介” 、“美文賞析”等欄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導讀者準確、透徹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從中汲取豐富的人生營養。精心選配的200餘幅契合文意的圖片和藝術設計有機結合,為讀者營造一個彩色的、極具文化魅力的閱讀空間,使讀者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和文化薰陶。

編輯推薦

思想和文字變得輕鬆親切,文學的力量和圖畫的色彩一起流淌,開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讀書之旅。一個人在其一生中,閱讀一好的哲理散文,不僅可以提高文學修養、提高寫作技巧、感悟人生和生命,還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學習處世的經驗,幫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本書精選了60篇影響巨大、思想性高、文筆優美的經典哲理散文,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閱讀和學習哲理散文的理想讀本。書中所選的哲理散文在地域上中外並蓄,時間上側重現當代。它們均出自大家之手,中國如魯迅、巴金、朱自清、聞一多,外國如蒙田、培根、達·芬奇、叔本華等。這些作品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中外哲理散文的傑出成就。
為給廣大讀者提供一個閱讀和學習哲理散文的理想讀本,編者精選60篇影響巨大、思想豐富、文筆優美的佳作,通過“入選理由”、“作者簡介”、“美文賞析”等欄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導讀者準確、透徹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從中汲取豐富的人生營養。精心選配的200餘幅契合文意的圖片和藝術設計有機結合,為讀者營造一個彩色的、極具文化魅力的閱讀空間,使讀者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和文化薰陶。

目錄

中國卷
世故三昧
生活之藝術
“今”
面具
人生自然的節奏
快樂
人性
善言

沉默
朋友
五四斷想
成功
造人
奇語
幽默的境界
海灘上沒有發生的事
黃粱夢裡
生命
老人與樹葉
婚姻鞋
凡塵清唱
從一個微笑開始
關於友情
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
石縫裡的生命
外國卷
美德
要生活得寫意
生與死
論愛情(節選)
論人間榮耀之虛渺
美腿與醜腿
美和崇高
快樂的期待
思考的功夫
人生是偉大的奇蹟

斷想鉤沉(節選)
論創造
生命力
啟示
你是人
幸福
確定的命運
我的人生信念
偉大的渴望
人生
你不必完美
我愛人人,人人愛我

真實的高貴
自由
思想的尊嚴
時間
簡單之美
嚴於律己
磨難
悠閒
教堂
永在愛中成長(節選)

書摘

人性
郁達夫
入選理由:
理性客觀的論述
平淡樸實的語言
深沉簡約的風格
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19l 1年起開始創作舊體詩,並向報刊投稿。1912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學預科,因參加學潮被校方開除。1914年7月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後開始嘗試小說創作。1919年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1921年6月,與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等人醞釀成立了新文學團體“創造社”。1922年3月,自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歸國。同年5月,主編的《創造季刊》創刊號出版。1923年至1926年問先後在北京大學、武昌師大、廣東大學任教。1926年底返滬後主持“創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編《創造月刊》、《洪水》半月刊。
1928年加入太陽社,並在魯迅支持下,主編《大眾文藝》。1930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為發起人之一。1933年4月移居杭州。1936年任福建省府參議。1938年,赴武漢參加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的抗日宣傳工作,並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常務理事。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編《星洲日報》等報刊副刊。1942年,日軍進逼新加坡,與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蘇門答臘,化名趙廉。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日軍憲兵殺害。
溫柔敦厚,詩人之旨。我國的國民性向來就是這樣,所以克己復禮,每以忠恕之道待人。結果,就成了愛好和平,寧人負我,毋我負人的習俗。但是被迫得厲害,當然也會和恥近乎勇地憤激起來。文王一怒,非要把兇猛,殘酷,貪得無厭,姦殺殘暴諸種惡德鏟盡不可。
可是人性裡帶有獸性,同獸性裡帶有人性一樣。敵人的殘暴惡毒,雖是一般的現象,但獸尚且有時會表露人性,人終也有時會表現本性的無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丁祭之前,黃牛被宰,衣冠士夫,丁寧致祭的時候,就是牛眼裡也會流淚。子鹿被擄,母鹿與悲,骨肉之愛,本來是人獸相同的。
淮爾特說,從醜惡中發現出美來,是藝術家的職分。所以,我也說,從獸性中去發掘人性,也是溫柔敦厚的詩人之旨。
美文賞析
郁達夫這篇文章以極其簡約的文筆陳說人性之大概。郁達夫開頭即說:“溫柔敦厚,詩人之旨。”也就是說要去發現人性,發現人性的意義在於鼓勵和倡導人性。“我國的國民性向來就是這樣,所以克己復禮,每以忠恕之道待人。結果,就成了愛好和平,寧人負我,毋我負人的習俗。”也就是說,人性本來在我們這樣的民族是向善的、美好的,但是其獸性的一面也會被迫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