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蘇大菜

京蘇大菜

京蘇大菜又稱金陵菜、南京菜,指以南京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是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

簡介

歷史發展

據史料記載,約在清朝時,南京就已經出現京蘇大菜。所謂“京”,是指南京乃六朝和明初的京都;“蘇”是指清代南京乃江蘇省會之意。“大菜”是形容南京菜的名貴、典雅、華美、大方。正是大江南北魚米之鄉豐盛的物產,水陸交通商貿的交流,人文薈萃的文化薰陶,精緻細膩的民風民俗,孕育了南京的美食文化。我國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楚辭》中大量記載吳楚肴饌的特色,有牛筋、叉燒羊羔、清燉甲魚、燜烏龜、煮天鵝、燴水鴨等。吳,孫權定都建鄴後,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快。作為全國最大商埠,金陵豪客“珠服玉饌”,秦淮兩岸,炊煙裊裊,酒醇餚香。六朝天廚的代表南齊的虞悰,善於調味,所制菜餚非常鮮美,勝過宮中太官膳食。南唐後主李煜派顧宏中考察韓熙載的夜宴,畫了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正是當時金陵家宴的真實寫照。唐宋時期,飲食業方興未艾,杜牧《泊秦淮》詩中有“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之句。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就是以金陵為背景寫成的。大詩人李白四次暢遊南京,寫下了《登金陵鳳凰台》等不朽的詩篇。宋代王安石,築半山園於紫金山腳下,寓居金陵數十載,寫下慷慨悲壯的《金陵懷古》名作。清代江南才子袁枚,賦詩論文,於南京小倉山撰寫了一部烹飪巨著《隨園食單》,該書於清乾隆57年(1792年)出版,均以京蘇大菜為原型。曹雪芹更以《紅樓夢》巨著中名菜佳宴的實錄為京蘇大菜鼎立於全國提供了雄辯的依據。

地方特色

南京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帶,氣候溫潤,土壤肥沃,物產富饒,交通便利,經濟強盛,市場繁華,大大地促進了餐飲業的發達。不僅有許多和外地相同的烹飪原料,還有許多為本地所特有的烹飪資源,如:頭小、背黑、肉厚的龍池鯽魚;莖短,葉肥的矮腳黃青菜;肉質細嫩的湖熟麻鴨;烏龍潭的青魚;鐘山的雲霧茶;南鄉的薄皮豬;長江的刀魚、鰣魚……這些資源有的產於近郊,有的就在市內,為製作京蘇大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民國時期,南京本幫的菜館集聚在夫子廟周邊一帶。第一春、海洞春、共和春、老萬全、長松東號、嘉賓樓、大集成、老寶新、金陵春等都打出京蘇大菜的招幌,以招徠食客,顯示和外地菜餚有所
區別,南京本地廚師皆自稱是“京蘇幫”。據統計,600年以上歷史的有蒸鰣魚、酥鯽魚、鳳魚、鳳菜心;200年歷史的有鑲絲豆腐、葵花圓子、火腿燉黃芽菜等。傳統的名菜有罐罐肉、燉生敲、素什錦菜、燉菜核、八寶一棵松、松子燻肉、扁大肉酥等。解放後,邵復興(現江蘇酒家)、馬祥興、華樂園、六華春、綠柳居、永和園等菜館也推出近代的京蘇大菜,如:黃澄澄的“桂花蝦餅”,玩偶似的“雙尾蝦托”,精細的“蘋果雞”,艷麗的“蘭花肉卷”,高雅的“彩色魚夾”,清鮮爽口的“瓢兒鴨舌”、潔白芙蓉鑲嵌翡翠的“火茸豆瓣”、酥皮原盅湯汁里的“清燉雞孚”、鮮透肌理的“蟹粉扒白菜”等。歷史上,京蘇大菜是由官府菜、市肆菜、民間菜、清真菜、素菜、船菜構成。其特點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講究刀工,考究原汁原味,注重季節分明,鹹而不淡,淡而不薄,辣而不烈,肥而不膩,酥爛脫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失其生。在製作上,擅長野菜和締子菜(即花色菜);烹調方法上,一年四季燉、燜交替更換,叉烤肥鴨、叉烤鮰魚、叉烤酥方組合成“金陵三叉”。在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是鴨類菜餚和全鴨席、燕翅烤鴨席、魚翅烤鴨席,享有“金陵鴨饌甲天下”之美譽。

京蘇大菜與民國大菜

一般來說民國大菜既是京蘇大菜。民國大菜是以本幫京蘇大菜為主體,外幫菜餚為輔,包含浙紹、廣東、廣西、湖南並融入了清真等一些在民國期間流行於南京的風味菜餚。同時民國大菜與京蘇大菜等一樣,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選材精緻、做工考究、費時費工,甚至連餐桌的擺台造型、上菜的時機順序、服務員的服務技巧都有一定的規矩。

發展與創新

回眸歷史,京蘇大菜名聲很響,多少名門望族設宴無不以京蘇盛宴為
首屆京蘇大菜文化高峰論壇
傲。京蘇菜講究刀工,擅長火功,富於變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近些年京蘇大菜在吸收外幫菜精髓的基礎上,不斷地推出新派的王府雞包翅、雙味葫蘆鴨、火筒大排翅、蟹粉燉雞孚、金牛鴨子、雨花鳳尾蝦、蘆蒿烤鴨卷、荷葉夾鍋燒肉、蒿香燉母雞、鮑汁浸油藤、紅透龍蝦等名菜。金陵飯店、獅王府、東郊賓館、金鷹大酒樓、馬祥興、綠柳居、安樂園、金陵人、名滿天下大酒店等,傳承正宗的京蘇大菜,還研製出南京民俗風味宴、秦淮風情宴、金陵全鴨宴、蘆蒿席、江南水鄉席、固城湖蟹席、金牛湖湖鮮宴、民國精品宴。京蘇大菜在眾多烹飪流派中,使歷史悠久的南京,越來越顯示出“天下美食之都”的輝煌。2011年10月16日在江蘇南京舉行了首屆“京蘇大菜文化高峰論壇”旨在發展、推廣南京本幫的京蘇大菜。2012年南京將推出20道標準化的民國大菜,這些洋溢著歷史和文化的味道的美味佳肴,將成為南京一張新的名片。

民國京蘇大菜與名人

少帥罈子肉
張學良每逢宴請必點
罈子肉是江蘇酒家的拿手菜之一,系精選五花肉,採用燉燜的方式,精製而成。張學良特別喜愛這道菜,每逢宴請,必點此菜。江蘇酒家特地將這道菜定名為“少帥罈子肉”。
瓢兒鴿蛋
宋美齡請馬歇爾品嘗
1927年,宋美齡女士與蔣介石結婚後,常住在南京湯山溫泉別墅內。一次,宋美齡請美國馬歇爾將軍到“六華春”用餐,專門點了特色菜“嫩鴿蛋”。菜一上桌,馬歇爾急忙品嘗,味道極為鮮美,連聲贊道:“真好,真好!宋女士的臉蛋也像鴿蛋一樣嫩白!”說得宋美齡滿臉通紅。
酒凝金腿
魯迅在南京求學時最愛
這是一道經典的南京菜,其口味特點是:色紅白,香醇厚,味甜鹹,形素雅,誘人食慾,食後經久不忘。魯迅先生在南京求學時曾品嘗過,從此念念不忘,時常與友人提起。
百花春滿園
張治中宴請周恩來的頭道菜
國共和談期間,張治中將軍有一次在馬祥興宴請中共代表團團長周恩來,酒席的頭道菜就是“百花春滿園”大冷盤。千姿百態、形象逼真、嬌艷欲滴的百花造型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張治中將軍連稱“不忍下箸”。
葫蘆美人肝
于右任請客誕生這道菜

一日,辛亥革命元老於右任在馬祥興請客,由於當日客人很多,備料不足,配菜時缺少一個菜,名廚馬定松急中生智,用鴨胰子配上雞脯用鴨油爆炒。上桌後,客人吃得讚不絕口,大呼真乃人間美味。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馬定鬆脫口而出“美人肝”。

民國京蘇大菜部分選單

1、少帥罈子肉;2、八寶黃燜鴨;3、麵包大明蝦;4、瓢兒鴿蛋;5、貢淡海參;6、彩色魚夾;7、酒凝金腿;8、金錢魚肚;9、百花春滿園;10、宮燈鳳尾蝦;11、竹籠蛋燒賣;12、葫蘆美人肝;13、祥興松鼠魚;14、一品牛頭;15、大漢烤羊腿;16、清湯燉雞孚;17、復興燉生敲;18、雞汁煮乾絲—蟹殼黃燒餅;19、矮腳黃菜核;20、知了白菜;21、灌湯蟹蝦球;22、慶豐松子魚米;23、古水木秦淮;24、碧波素魚圓;25、奉化芋艿果;26、明月素海參;27、蓮花素鴿蛋 28、素菜包;29、蝴蝶蒸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