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東線

京滬東線

所謂的京滬東線為近幾年社會公眾的一個熱點。它被認為是現在京滬鐵路的一個有效補充,並且具有極強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國防效益。按走向說京滬東線即連線北京-濰坊-連雲港-上海的沿海鐵路線。

基本信息

方案由來

具體來說來說為北京-天津-黃驊-東營-濰坊=日照-連雲港-鹽城-南通-上海具體來說,這條鐵路交通線分為三大段:第一段從北京直線經天津、黃驊、東營到濰坊,長度420公里。第二段從濰坊沿膠萊平原(古海岸線)取直線到連雲港,長度240公里(補註:膠萊平原在四千年前至七八千年前被海水淹沒,見全彩繪大畫冊《經典圖讀山海經》所收《帝禹山河圖》,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三段從連雲港直線經鹽城、東台如皋、南通到上海浦東港,長度420公里。
說起京滬東線,很多人感覺很是新鮮。實際上,早在2001年,網際網路上的民間聲音就在呼籲建設一條北京到上海的新鐵路線,因此,京滬東線又被稱為京滬新線。問題的由來也很簡單。翻開中國地圖,可以清楚地看到,現在正在運營的老京滬線(包括將來建成的京滬高速鐵路),由於歷史等因素的影響,人為地走了很多“彎路”。老京滬線從北京到天津後,沒有對著上海的方向直接南下,而是向西南折行,經過河北滄州後到山東德州,然後經過濟南徐州,到安徽蚌埠。在蚌埠,老京滬線拐了一個近120度的大彎,經南京蘇州,最後到上海,基本形成“之”字形,里程也被拉長到1462公里。其實,早已通車的京滬高速公路就沒有走老京滬鐵路的路線,在山東泰安,兩條道路分道,高速公路經過臨沂淮安、江陰等地,最後在無錫附近公路和鐵路匯合,到達上海,兩地之間的距離就有所縮短。
基於這個原因,不少人提出,數學上的“兩點一線”不是距離最近嗎?於是,有人在地圖上從北京到上海連了一條直線,這就是鐵路京滬東線的雛形,考慮到中間的城市,這條路線基本走向為北京-濰坊-連雲港-上海。鐵路京滬東線以濰坊和連雲港為節點,基本分為三大段:第一段從北京經天津、河北黃驊、山東東營到濰坊,全長420公里,基本上是一條直線。第二段從濰坊沿膠萊平原到連雲港,中間經過山東日照,也是一條直線,長度在240公里左右。第三段從連雲港直線經鹽城、東台、如皋、南通到上海浦東港,長度420公里。
京滬東線第一段與第二段之間的濰坊轉角僅有20度,第二段與第三段之間的連雲港轉角也只有30度,也就是說京滬東線全程基本都是直線運行,幾乎與飛機航線相同。這樣算下來,京滬東線全長1080公里,和老京滬鐵路相比,京滬東線可以縮短近400公里。如果列車時速為200公里,從北京到上海,5個小時多一點即可到達;如果列車時速為250公里,4個小時多一點即可到達;如果列車時速300公里,3個小時多一點即可到達。
京滬東線的作用及其意義
第一,加速沿線各港口城市本身的發展。京滬東線把天津港、黃驊港、東營港、濰坊港、日照港、連雲港港、鹽城港、南通港、上海港等連通起來,其西側通過多條交通幹線與中國廣大內陸地區相連,東側隔海與日本、朝鮮、韓國相望,為這些城市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第二,拉動廣大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隨著京滬東線各城市及其港口的壯大,對作為人口密集地區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將產生直接的輻射拉動作用。第三,對中國西部大開發,也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第四,促進中國城市化的發展。京滬東線各城市將依託港口、土地、區位等優勢吸納很大一部分農村人口。第五,有利於疏解北京和上海的壓力。京滬東線上的各個港口城市可利用與北京、上海直接相連的發達的交通基礎設施和本身作為沿海港口城市的優勢,疏解北京和上海的壓力。第六,對京滬西線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拉動作用。“穹夷彎”還認為,京滬東線將使京津唐地區、山東半島地區、淮海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連為有機整體。京滬東線將成為整個沿長江經濟帶、沿黃河經濟帶和整箇中國西部地區經濟開放的龍頭地帶,還將對東北地區和華南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規劃

據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京滬東線由天津經黃驊、濱州、東營,後接淄東鐵路淄博,再到臨淄, 由辛泰鐵路萊蕪,後經臨沂進入江蘇省新沂、淮安、鹽城、海安、南通,之後越長江到達上海。 
這樣規劃,一是,可以連通山東中部濱州、淄博、萊蕪、臨沂四個地級市以及江蘇的淮安市,改善上述地區鐵路 交通不便的現狀,特別是對於濱州,萊蕪,臨沂,淮安地區來說,沒有直接北上南下的鐵路線,嚴重阻礙了他們和京津唐,長三角地區的直接聯繫,制約了經濟的迅速發展。二是,有很大的社會意義和戰略意義。沂蒙山區目前經濟發展還不夠迅速,交通狀況有待進一步改善,在對於為共和國做出重要貢獻的魯中,蘇北地區建設一條鐵路幹線,有很大的社會意義,能加速上述地區的經濟發展步伐,加快融入環渤海和長三角經濟區,改善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對於東部地區的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對於連雲港,日照,可以規劃修建煙臺,威海,青島,日照,連雲港沿海鐵路,把青島和上海兩個城市直接聯繫起來加速各個港口之間的聯繫。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圖部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圖部分

方案一

由北京經天津、黃驊、東營、濰坊、諸城、日照、連雲港、鹽城、南通後跨江至上海。
具體來說,此方案京滬東線即連線北京-濰坊-連雲港-上海的沿海鐵路線。這條鐵路交通線分為三大段:
第一段從北京直線經天津、黃驊、東營到濰坊,長度420公里。
第二段從濰坊沿膠萊平原(古海岸線)取直線到連雲港,長度240公里(補註:膠萊平原在四千年前至七八千年前被海水淹沒,見全彩繪大畫冊《經典圖讀山海經》所收《帝禹山河圖》,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版)。
第三段從連雲港直線經鹽城、東台、如皋、南通到上海浦東港,長度420公里。
也就是說,京滬東線全長1080公里,其直線運行幾乎與飛機航線相同。如果列車時速為200公里,從北京到上海,5個小時多一點即可到達;如果列車時速為250公里,4個小時多一點即可到達;如果列車時速300公里,3個小時多一點即可到達。
應當指出,此方案京滬東線的地理地形得天獨厚。北京、天津、黃驊至濰坊在地理上正好全部為平原直線;濰坊至連雲港要穿越山東丘陵,根據目前我國的鐵路建設技術,有條件設計為直線(或者略為繞道走膠萊平原,經諸城、日照至連雲港);連雲港、鹽城、東台、如皋、南通至浦東又正好全部為平原直線。
而且,京滬東線第一段與第二段之間的濰坊轉角僅有20度,第二段與第三段之間的連雲港轉角也只有30度。也就是說京滬東線全程基本都是直線運行,這非常有利於提高速度。
此方案的京滬東線比現在的老京滬西線(里程1462公里),直線距離可以縮短近400公里。

方案二

北京經天津、黃驊、濱州、淄博、萊蕪、臨沂、經淮安接入連淮揚鎮鐵路,再經揚州、鎮江跨江至常州接入滬寧城際鐵路經無錫、蘇州到上海。
此方案鐵路京滬東線以淄博和臨沂為節點,基本分為三大段:
第一段從北京經天津、河北黃驊、山東濱州到淄博,基本上是一條直線。
第二段從淄博沿魯中山區到臨沂,中間經過山東萊蕪,也基本是一條直線。
第三段從臨沂直線經淮安、揚州、鎮江跨江後,線路由南北折向東西(轉角約為80度),經常州、無錫、蘇州到上海。
此方案鐵路京滬東線,全程基本為直線運行,僅跨江一處轉角較大。

方案三

京滬東線由天津經黃驊、濱州、東營,後接青州,再到臨沂、連雲港、鹽城、南通,之後越長江到達上海。

未來意義

第一,加速沿線各港口城市本身的發展。京滬東線把東部海岸區各港口連通起來,其西側通過多條交通幹線與中國廣大內陸地區相連,東側隔海與日本、朝鮮、韓國相望,為這些城市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第二,拉動廣大淮海地區的經濟發展。隨著京滬東線各城市及其港口的壯大,對作為人口密集地區的魯中南地區、蘇北地區的經濟將產生直接的輻射拉動作用。
第三,促進中國城市化的發展。京滬東線各城市將依託港口、土地、區位等優勢吸納很大一部分農村人口。
第四,有利於疏解北京和上海的壓力。京滬東線上的各個港口城市可利用與北京、上海直接相連的發達的交通基礎設施和本身作為沿海港口城市的優勢,疏解北京和上海的壓力。
第五,京滬東線將使京津唐地區、山東魯中南地區、淮海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連為有機整體,還將對東北地區和華南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六,新京滬線可以直線連線天津港、黃驊港、連雲港、上海港,還可以通過支線連通山東半島的蓬萊港、煙臺港、威海港、容成港、青島港,並向南北延伸連通秦黃島港和大連港,以及杭州港、溫州港、廈門港、汕頭港、廣州港、香港、湛江港、北海港、防城港、海口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