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img/7/2c1/nBnauM3X4UzM1MTMyYDM4MjMwMTMwIDOyIDOwADMwAzMxAzL2A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北京市
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舊址VI-874
簡介
![.](/img/b/112/nBnauM3XwYjN3AjM4YDM4MjMwMTMwIDOyIDOwADMwAzMxAzL2A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京師大學堂成立於1898年“百日維新”時期,中華民國成立後改為兵營。現存五棟二層樓房,由日本建築師真水英夫設計,其中兩棟主樓為仿歐古典式,磚木結構,清水磚牆。
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舊址
位於德勝門外安德里北街21號西院內,京師大學堂創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初址在沙灘后街的乾隆四女和嘉公主府。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公布實施“癸卯學制”,在全國統一實行從國小到大學的系統學制,規定了兒童6歲入學,經國小、中學畢業,20歲起升入大學科,入分科大學學習等制度。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在北城外黃寺以南破土動工,並於宣統二年(1910年)建成。使用一年後清朝覆亡,改作了北洋政府的炮兵營。此後一直為軍事部門使用。![.](/img/e/daa/nBnauM3X3IjMxYzM5YDM4MjMwMTMwIDOyIDOwADMwAzMxAzL2A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存有五棟樓房,其中四棟坐北朝南排在一條東西馬路的北側,一棟東西向布置。在兩幢主樓之間的一幢外廊式二層樓房,已拆去改建為住宅樓房。現存的四幢建築都是二層樓房,位於中央兩棟為主樓,東西兩棟為配樓。東部與西部東西向灰磚樓為同一類型,其中一幢為文科樓;其餘兩幢為又一類型,分別為經科樓和理科樓。該組建築是由設計日本使館的日本近代建築師真水英夫於1907年設計的。
文科樓平面尺寸46*16米。底層有兩個出入口,分列正立面兩端,兩個樓梯間也對稱布置。該樓為灰磚砌築,磚木結構。牆面窗洞較高大,底層為平窗,二層為半圓券拱窗。南北兩個立面以中央兩開間為中心,左右各以三開間為一組向外凸出,包角壁柱上冠以三角形山牆頂,在兩層窗的平過樑上面,再以磚砌三個半圓券作裝飾。中央部分窗下牆之外砌以平緩曲線拱牆。並以疊澀磚砌方框圖案為裝飾。
理科樓為地上兩層,地下一層磚木結構,體量較大。南立面長88.92米,總寬度23.4米。總高18.65米。整個體量按古典主義手法處理成上下三部分,底部為2.05米高的基座,上部高約6.8米,壁柱式窗間牆將窗戶分成雙聯窗組,頂部是木屋架的坡形瓦屋頂。其
![.](/img/7/c81/nBnauM3X0QzM5YTMycDM4MjMwMTMwIDOyIDOwADMwAzMxAzL3A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