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南鎮

京南鎮

京南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梧縣城西北62公里,地處東經110°51′――110°40′北緯22°58′――24°10′,東與長發鎮毗鄰,南與倒水鎮、嶺腳鎮接壤,西與藤縣交界,北與獅寨鎮和昭平縣木格鄉、馬江鎮相連。京南鎮面積196.12平方公里,折合294180畝,1999年京南鎮有林面積238413畝,林木蓄積量383000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9%,水域2813畝,可養魚面積1500畝(其中京南電站庫區水面1300畝),京南鎮10個村委會,157個村民小組,1999年京南鎮鎮村戶數435戶,18703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圖)京南鎮京南鎮

蒼梧縣京南鎮清朝時期稱思德鄉,民國時期設京南鄉,建國初期隸屬第七區、第九區轄,1957年撤區並鄉,京南鄉轄京南(旺安、古參)純沖(含大岸)太平、城垌、古欖(含慶安)思蓬、儒垌,1958年,京南鄉隸屬長發人民公社轄,1961年稱京南人民公社,屬長發區轄,1962併入長發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京南鄉,並從原長發鄉劃出,1994年改為京南鎮。

地理位置

(圖)京南鎮在全國位置 京南鎮在中國位置
(圖)京南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位置 京南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位置

基本概況

(圖)京南鎮遠看京南鎮

京南鎮面積196.12平方公里,折合294180畝,其中耕地12589畝(水田10865畝,旱地1724畝),山地面積254285畝,基本上是宜林地,1999年京南鎮有林面積238413畝,林木蓄積量383000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9%,水域2813畝,可養魚面積1500畝(其中京南電站庫區水面1300畝)。京南鎮轄京南村、旺安村、古欖村、思蓬村、儒垌村、城垌村、太平村、大岸村純沖村、古參村10個村委會,157個村民小組,1999年京南鎮鎮村戶數435戶,18703人。京南鎮水陸交通便利,梧州――倒水――京南――昭平公路通過京南鎮,桂江是京南鎮水路運輸主航道,上至昭平、平樂、桂林,下至梧州。 水電資源豐富,梧州市屬重點工程――裝機容量6.9萬千瓦時的京南水利樞紐座落其中。在蒼梧縣京南鎮京南街桂江邊有為紀念官曾任交趾太守、綏南中郎將、龍編侯等要職的士燮而建的“漢士威彥先生故里”碑和“大人廟”。京南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有長足的發展,1999年京南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6780萬元,農業總產值5490萬元,財政收入24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06元。

森林資源

京南鎮森林資源豐富,林地面積占總面積86.44%,所有山地已全部綠化。1999年人均有林面積15畝,238413畝,其中:杉林8532畝,馬尾松91434畝,玉桂3465畝,八角48529畝,4221畝,其他林種82231畝,年產松脂1500噸以上。  

農業發展

(圖)京南鎮綠萌蔬菜基地育苗區

蒼梧縣京南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21.2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年均無霜期達331天,種植蔬菜、柑桔(砂糖桔青皮蜜桔馬水桔等)、八角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蒼梧縣綠萌果蔬專業合作社於2008年10月22日設立,依託京南鎮的天然條件,在大岸村、純沖村、古參村、新寨村建立蔬菜、柑桔、八角生產基地。

蔬菜專業,依靠京南鎮森林覆蓋面積大,山清水秀,形成了冬暖夏涼、常年晝夜溫差較大的獨特小氣候及遠離污染源,建立以大岸村為重點的蔬菜生產基地,合作社嚴格遵守無公害蔬菜的種植規程,結合當地實際環境總結出一套符合種植無公害蔬菜的方法,使得綠萌蔬菜從落種—栽培—施肥—採摘—包裝都符合無公害蔬菜的生產規程的各項標準。

柑桔專業,綠萌合作社的柑桔專業以砂糖桔為主,兼種有青皮蜜桔、貢柑、馬水桔。合作社的柑桔選種優良,產中提倡生物防治蟲害,嚴格控制化學合成的藥物防治,使本社社員生產的產品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的各項標準。

八角專業,京南鎮種植八角自70年代至今,現有八角林48000多畝,農戶通過加盟綠萌合作社,通過統一技術、統一銷售模式向專業化、規範化、商品化、集約化邁進。綠萌合作社已與台灣欣宏達實業有限公司及國內多個香料批發商建立合作關係,組織銷售社員生產的產品。

歷史遺蹟

(圖)京南鎮士燮故里碑刻

在距梧州市區60公里的蒼梧縣京南鎮京南街臨江之石角上,有一塊4平方米大的碑刻,碑文是“漢士威彥先生故里”,落款為“大清光緒十四年戊子季秋月邑人高松喬書里人羅棟才鐫”。字型端莊秀麗,筆力剛勁。漢士威彥先生,何許人也?“漢士”,即漢代的士大夫;而威彥,士燮也。威彥先生,即士燮(136-226)。東漢熹平四年舉孝廉,補尚書郎,後授官巫山縣令,任交趾郡太守、安遠將,封龍度亭侯,政績卓著,名滿一方。他的幾個弟弟也很有學問,為朝廷重用:士壹任合浦太守,士任九真太守,士武任南海太守。一時間嶺南成為士家天下。在當時諸侯紛爭、中原動亂的情況下,嶺南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故深得人民的擁戴。建安十五(210)年,東吳孫權加封士燮為左將軍。士燮誘導益州豪姓雍闓等率領本郡人民歸附吳國,孫權升士燮為衛將軍,封龍編侯。吳黃武五年(226年)病逝於龍編(今越南河內附近)住所,終年90歲。到了清末光緒年間,士燮故里京南有一位叫羅棟才的讀書人,屢次考試不順,某天晚上夢到士燮。在夢中,士燮給了羅棟才錦囊。後來,羅棟才連續考中舉人和進士。為表達他的感恩之心,羅棟才於清道光十四年(1889)在家鄉江邊的石角上立了一塊紀念士燮(威彥先生)的碑刻,並在京南建“尚書義學”和“大人廟”。

名優特產

(圖)京南鎮八角

八角是八角樹的果實,學名叫八角茴香,為常用調料。八角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又名茴香。顏色紫褐,呈八角,形狀似星,有甜味和強烈的芳香氣味,香氣來自其中的揮發性的茴香醛。八角是製作冷菜及燉、燜菜餚中不可少的調味品,其作用為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京南鎮種植八角自70年代至今,現有八角林48000多畝,年產八角4000噸,八角收入是京南鎮民眾極為可觀的一項經濟收入,村民從種植八角中嘗到了增加收入的甜頭,種植八角的積極性不斷高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