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220)改京兆尹為京兆郡。黃初二年(221)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235)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244)改為京兆郡。
西晉時仍置京兆郡,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代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隋唐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20餘縣。
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改雍州置為京兆府,長官為牧,多由親王為之;實際長官為尹,通判府事;設少尹二人,佐理府事,歲終更次上計;下設司錄參軍及司功、司倉、司戶等屬官,領23縣,轄區以今西安市為中心東至渭南市、西至武功、南至戶縣、北至銅川,屬關內道,後屬京畿道,治所在京城長安。
相關詞條
-
京兆郡
京兆郡,三國至唐的行政區劃名,管轄長安地區,治所在今西安市區。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將雍州升為京兆府,京兆郡從此被京兆府取代。
-
京兆郡[兩漢故郡]
京兆郡,故兩漢京兆尹轄區,京兆、左馮翊、右扶風合稱”關中三輔“或者”關中三秦“。三國初,改置京兆郡。三國至唐的行政區劃名,管轄長安地區,治所在今西安市區...
-
京兆
京兆是西安的古稱,漢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稱,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後對都城轄域的謂稱。如《水經注》中有“京兆上洛”;《隋書·地理志》記:“京兆藍田縣有關官...
來源簡介 京兆府(官署名) 公元前11世紀 -
京兆郡[東晉南朝僑置]
東晉南朝在雍州,梁州及秦州均曾僑置京兆郡,梁州及秦州的京兆郡均已無考。
雍州京兆郡 梁州京兆郡 秦州京兆郡 -
京兆尹
西漢時期,穎川太守黃霸曾調任京兆尹,幾個月後就因不稱職而離任返回原單位工作,還受到了降薪二百擔的處分。黃霸當時在全國省級官員政績考核中名列第一,而且重新...
官職名與行政名 西漢京兆尹 東漢京兆尹 -
《東郡懷古二首·王京兆》
《東郡懷古二首·王京兆》是唐代詩人李德裕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東郡懷古二首·王京兆
《東郡懷古二首·王京兆》是唐代詩人李德裕的作品之一。
-
京兆韋氏
京兆韋氏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唐朝共有20位宰相,其影響由京兆遍及全國,民間有俗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現韋氏主要分布於廣西,從韋景岱至韋述勛...
來源 世系 名人 祠堂楹聯 學術研究史 -
劉姓郡望
象其他大姓一樣,劉姓郡望的出現、形成、演變和統一,也經過了從魏晉到唐宋近千年的漫長歷史過程。劉姓的郡望,無疑是在兩漢各支劉氏皇族的基礎上形成的。
郡望介紹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