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族

亨利族

亨利族,指“高薪非富有”群體,喜歡彰顯自我個性,鄙視炫耀花哨太浮誇,喜歡低調奢華有內涵。這一群體中,以年齡在25歲至35歲之間的消費者花費金額最多。標榜個性、拒絕從眾,是“亨利族”消費的主要特徵,購物時喜歡混搭小眾品牌與所謂“大牌”,而購物的方式也更傾向於電商平台。

簡介

亨利族亨利族
在美國,HENRYs(亨利族)指向高薪卻不富有者(HighEarners,NotRichYet。HENRY為其首字母縮寫),這群人財富積累不多,卻擁有大量的流動資金。在中國,他們更多被稱為“新生代”,對應“80後”、“90後”消費人群,這些人喜歡混搭小眾品牌與所謂“大牌”。從消費特點來看,這類中國消費者受教育程度更高,他們選擇“過度設計”的奢侈品牌的意願降低,網際網路同樣使他們得以接觸以前買不到的商品。他們正在改變奢侈品市場的結構,傾向於小眾但不貴的輕奢侈品牌,這種消費方式已日漸成為“新常態”。這股崛起的新興力量,已讓諸如奢侈品、汽車、投顧等前沿行業感受到了“新風”。

群體特徵

亨利族亨利族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財富》雜誌主編肖恩·塔利在《誰為救援計畫埋單》的文章中,初次提出了“亨利族”的概念。塔利指出,“亨利族”受過良好高等教育,工作努力向上,當前累積的財富不多,但是未來財富可觀,通常其個人年收入在15萬~25萬美元,家庭年收入在25萬~50萬美元。他們具備購房能力、經常出國旅遊、送小孩上好學校等,但他們買不起保時捷等非必需的奢侈品。

鑒於這一定義,《赫芬頓郵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媒體很快將“亨利族”用來定義“千禧一代”中的高收入者,這一概念也因此傳播開來。“千禧一代”的“亨利族”生於1980年~2000年,剛好出生在網際網路興起並席捲全球的背景下,消費觀念和方式有著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徵,他們擁有強大的消費能力,甚至是潛在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來自波士頓諮詢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千禧一代”對於某一特定品牌的忠誠度相比上一代有所下降,他們更願意塑造屬於自己的風格。他們擁有網際網路思維,更傾向於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經濟基礎決定了選擇範圍更廣,傾向於選擇個性的商品和服務,例如在服裝上要求去Logo化。作為其中的高收入者,“亨利族”對美國經濟產業格局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據一些經濟學家估算,在創造了美國40%消費支出的富人中,“亨利族”占了90%。

美國總統歐巴馬2014年更是在新媒體網站公開發表文章,稱他們是在數字時代成長起來的第一批人當中的突出群體,這群美國人不是去適應21世紀的經濟,而是積極地改變它。歐巴馬坦言,在未來的幾十年,網際網路背景下出生的“亨利族”將繼續塑造美國新經濟,這意味著對他們進行充分研究,可以促進美國下一代公司取得成功。

消費特點

標榜個性、拒絕從眾,是“亨利族”消費的主要特徵,反映在奢侈品行業就是如古馳普拉達等傳統品牌的遇冷,他們認為這些品牌相對“土豪”。

由於這類年輕消費群體對購物的消費預設性較低,更易受渠道影響,他們更懂網路,熱衷網上搜尋和訂購奢侈品。連線奢侈品和“亨利族”的,正是包括義大利多品牌時尚網路概念店Yoox等電商網站。中國“亨利族”正在改變奢侈品市場的結構,傾向於小眾但不貴的輕奢侈品牌,這種消費方式已日漸成為“新常態”。

消費能力

亨利族亨利族
從數量上看,“80後”和“90後”都已超過2億人口,而2000年之後的出生率出現大幅回落,這樣表明80、90後所代表的新生代力量在社會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美國消費者行為學專家麥可·R·所羅門認為,改變消費者行為的許多生活方式都是由年輕消費者所推動的,他們不斷地定義什麼是潮流。
中信建投在一份針對“新生代”消費習慣的研報中指出,這類人群傾向於網際網路支持型的產品與服務,偏好生活享受和娛樂型消費,“移動+娛樂”是其未來的消費方向。偏好選擇快速創新的產品和服務,“個性化”已成為年輕群體在消費中的隱形訴求。傾向於更好的用戶體驗產品,也願為高附加值埋單。
目前,“60後”作為國內最大的群體普遍具有比“80後”更為成熟和龐大的消費能力,但隨著中國“亨利族”進入成熟期,並漸成消費主力,現有的商業模式也會因此受到動搖。
奢侈品、汽車和投顧行業,這一變化已開始上演。

市場影響

奢侈品

亨利族亨利族
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布的2014年中國奢侈品市場調查顯示,中國奢侈品市場正經歷“根本轉型”,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嘗試新興奢侈品牌,這些需求變化正在重新界定奢侈品的典範。調查樣本中,44%的受訪者認為,相較於傳統大牌(路易·威登、古馳、普拉達等),未來三年自己願意更多嘗試購買新興奢侈品。在受訪者認為最有吸引力的新興奢侈品牌中,巴黎世家以43%的認同度高居榜首,邁克·高仕凱特·絲蓓亞歷山大·麥昆周仰傑(JimmyChoo)、莫斯奇諾(Moschino)等新興奢侈品牌的認同度在21%~28%。

為了精準迎合中國“亨利族”,2014年,Yoox集團向中國引進了多個品牌,包括斯特拉·麥卡特尼(StelaMcartney)、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McQueen)、巴黎世家(Balenciaga)等。

專門服務於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紐約媒體《JINGDAILY》2014年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顧客對於負擔得起的品牌如邁克·高仕(MichaelKors)、湯麗·柏琦(ToryBurch)、凱特·絲蓓(KateSpade)等產品的需求量很大。

汽車

相比傳統消費人群對品牌忠誠度的依賴,“亨利族”更願意塑造屬於自己的風格,而如火如荼的網際網路革命給了他們更多選擇。

一則故事生動地描述了美國“亨利族”的生活方式:一個人賣掉了他的寶馬汽車,每天叫Uber(優步)上下班;他還將空出來的車庫改成公寓住了進去,並把自己的公寓掛在Airbnb上出租。故事中的打車企業Uber已在“亨利族”帶來的消費變化中受益良多。

在中國,類似Uber的專車市場也在迅速增長。從最初的滴滴打車快的打車等打車軟體的誕生,通過GPS系統定位分派計程車,簡化叫車、結賬過程,到去年新開闢的高附加值專車服務,向乘客提供純淨水、手機充電等服務,恰恰迎合了中國“新生代”消費群體追求“移動+娛樂”、重視用戶體驗,並願意為更好體驗埋單的心理。

投顧服務

儘管眼下積累財富不多,但“亨利族”擁有大量可支配資金,且未來財富增長可觀,這讓以算法分析為主的機器人投顧公司嗅到了商機。

瑞銀、美國銀行和摩根史坦利華爾街老牌銀行已經注意到了此類公司的存在。上述三家銀行分別管理著全球投資者1萬億美元的資產,機器人投顧暫時雖無法撼動它們的行業地位,卻藉助服務於熱衷網際網路、財富正處於累積階段的“亨利族”,叩開了華爾街的大門。包括Mint、Betterment、Wealth-Front、PersonalCapital在內的新興投顧公司主打網際網路客戶,利用機器人算法對社交網路等數據進行分析,充分了解投資人的投資喜好,並作出投資建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