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簡稱亞信會議。是一個有關安全問題的多邊論壇,其宗旨是在亞洲國家之間討論加強合作、增加信任的措施。峰會和外長會議均為每四年舉行一次,兩會交錯舉行,間隔兩年。2010年6月前,亞信主席國一直由哈薩克斯坦擔任,自第三次峰會起,土耳其接替哈薩克斯坦擔任主席國。亞信會議現有成員國26個、觀察員國和組織12個,橫跨亞洲各區域,涵蓋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發展階段,具有廣泛代表性。亞信的宗旨是通過制定多邊信任措施,加強對話與合作,促進亞洲和平、安全與穩定。現已制定軍事政治、新威脅新挑戰、經濟、生態、人文等五大領域信任措施。經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成員國協商一致決定,亞信第五次例行外長會議將於2016年4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

基本信息

產生背景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
蘇聯在1991年解體後,哈薩克斯坦於當年12月獨立。就在剛獲獨立後不到1年的時間,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在1992年10月的第47屆聯合國代表大會上首次提出了關於建立一個全亞洲範圍的地區性安全合作組織的倡議,旨在通過各國專家、學者和領導人之間“討論亞洲或歐亞的和平與安全問題”,促進亞洲各國間的對話和協商,對地區形勢達成一致的認識,消弭相互間的誤解、對立與衝突,保障地區的穩定與安寧,進而協商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推動在亞洲地區建立安全保障機制,促進區域性經濟發展與社會繁榮,並建議將這個地區性安全合作組織定名為“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
1993年2月,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在大西洋合作委員會會議上再一次提出了這一構想,同時將推動這一構想實施的方案進一步細化。
以1993年3月召開的第一次專家組織會議為標誌,“亞信會議”合作進程的實際啟動。從這時起,“亞信會議”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1992-1995年,組織亞洲各國專家、學者、外交官參加研討會,就實現亞洲地區整體安全亟待解決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進行充分醞釀,初步制定亞洲安全合作的階段性目標,並在此基礎上籌建“亞信”國際會議;
2、1995-1998年,召開亞洲國家較高級別領導人參加的多邊安全合作會議,討論仿照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方式建立全亞洲安全合作機構的可能性;
3、1998-2000年,鞏固“亞信會議”安全合作機制在亞洲安全事務中的地位,並以此為中心形成亞洲安全體系,在此基礎上與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之間建立機制性聯繫,形成跨亞歐兩大洲的常設安全合作機制;
4、2000-2005年,建立統一的歐亞安全與合作體系,進而向美、非各大洲擴展,最終形成全球性的集體安全體系。

專家論證

(1993年3月-1996年2月):在這一階段,許多亞洲國家的專家參加了“亞信會議”的學術活動。每次會議都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等城市舉行,並由哈薩克斯坦學術界、外交界領導主持。在哈方面的積極推動下,各國代表首先以多數票通過了支持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提出“亞信會議”構想的決議,強調建立亞洲安全機制對維護亞洲地區穩定乃至世界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在1994年10月的第三次“亞信會議”專家會議上,決定成立特別工作小組,以籌備外交部長會議。截止到1996年2月,“亞信會議”共舉行了3次專家組會議和4次特別工作小組會議。

外交協調

(1996年2月-1999年9月):1996年2月,召開了“亞信會議”的第一次副外長級會議,各國代表均以本國立場為前提,對“亞信會議”的發展前景提出了建議。多數參加國代表認為,“亞信會議”將成為討論亞洲安全與合作問題的又一個重要論壇。經過各國政府代表間的協調,這次副外長級會議建議各國政府研究於1997年下半年召開“亞信”外長會議的可能性。由於亞洲各國對這一建議的呼應並不熱烈,1997年12月召開的仍然是副外長級會議。在這次會議上通過了《“亞信會議”聲明》,內容包括開展政治對話、促進裁軍和實現地區安全。

確定原則

(1999年9月-2001年1月):1999年9月和11月,在阿拉木圖接連舉行了“亞信會議”成員國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外長級會晤,這標誌著“亞信進程”第三階段的開始。兩次外長會議擬定了各成員國相互關係基本原則和保障亞洲地區穩定的措施與實施機制的計畫,共同簽署了《“亞信會議”成員國相互關係原則宣言》,推動了“亞信會議”向亞洲地區安全與建立多邊合作機制的實際操作階段的進程,也為建立這一機制奠定了初步的法律基礎。

推動過程

1996年2月7和8日,在阿拉木圖舉行亞信會議副外長級會議。會議授權專門工作組根據各參與國的意見和建議,制定亞信會議基礎檔案草案。
1997年12月3日,在阿拉木圖舉行的亞信會議副外長級會議通過總結性聲明,聲明肯定亞信會議成員國一致承認在亞洲建立共同行動機制的重要性,並“將進一步加強在地區和平、穩定、安全和合作等問題上的政治對話”。
1999年9月14日,在阿拉木圖召開亞信會議首次外長級會議。會議通過的《亞信會議成員國相互關係原則宣言》主要內容是:維護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即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和平解決爭端,不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脅,發展經濟、社會和文化合作等。
(2001年1月-2002年5月):2001年初,哈薩克斯坦領導人在前幾次“亞信會議”成員國外長會議成果基礎上,開始多方遊說各國政府,籌備召開所有成員國元首峰會。哈政府派出外長、副外長等外交部領導作為總統特使,向各參加國元首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遞交納扎爾巴耶夫的親筆信,提出於2001年10-11月間在阿拉木圖召開“亞信會議”第一次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的倡議,並向他們發出正式的邀請。但是,由於恰恰在這一時間中發生了“9·11”事件,哈薩克斯坦政府在10月作出決定推遲召開這次會議。2002年3月,哈薩克斯坦政府重新推動峰會事宜,並在亞洲各國領導人之間再行遊說,以期促成在“亞信會議”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召開“亞信會議”第一次峰會,最後終於在2002年6月4日於阿拉木圖成功舉行。

會議成員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
亞信會議,是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於1992年10月在第47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截至2014年5月20日第四屆亞信峰會,現有26個成員國:中國、阿富汗、亞塞拜然、埃及、印度、伊朗、以色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巴斯坦基、巴勒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泰國、韓國、約旦、阿聯、越南、伊拉克、巴林、高棉、卡達和孟加拉國。11個觀察員(國家或國際組織):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菲律賓、日本、馬來西亞、烏克蘭、美國、突厥語國家議會大會、聯合國、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阿拉伯國家聯盟。

歷次會議

第一次峰會

亞信第一次峰會2002年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行,當時中國、阿富汗等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代表與會,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2002年6月4日,第一次“亞信會議”領導人會議在哈薩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圖舉行。出席會議的有來自中國、阿富汗、亞塞拜然、埃及、印度、伊朗、以色列、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等其他“亞信會議”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代表。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部分“亞信會議”觀察員的代表也出席了會議。江澤民主席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與會各成員國領導人發表了旨在增進亞洲和平、安全與穩定的《阿拉木圖檔案》和《關於消除恐怖主義和促進文明對話的宣言》。
就在6月7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會議於上海閉幕後,“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以下簡稱“亞信會議”)馬上於6月17-18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召開。“亞信會議”是由哈薩克斯坦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倡導的亞洲安全合作活動,在哈方不懈的努力和亞洲各國的理解與支持下,“亞信會議”完成了早期的醞釀、論證階段,已於2002年開始,到如今亞洲各國元首與會。2002年是“亞信會議”國家元首層面的第二次峰會,它成為繼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峰會後被國際媒體關注的又一焦點。

第二次峰會

2006年6月17日,亞信第二次峰會在阿拉木圖舉行,與會領導人通過了亞信會議成員國領導人第二次會議宣言。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第三次峰會

2010年6月,亞信第三次峰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國務委員戴秉國作為胡錦濤主席特別代表出席了會議。

第四次峰會

時間地點
2014年,亞信第四次峰會於5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習近平主席將主持峰會。
峰會上,中方將正式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亞信主席國,這是中國首次擔任亞信主席國。
主題議題
主題:加強對話、信任與協作,共建和平、穩定與合作的新亞洲。
議題:來自成員國、觀察員國及一些國際組織的首腦或代表將圍繞“亞洲安全形勢”、“推進相互信任與協作的措施”等議題發表意見。
參與人員: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負責人或代表與會,其中包括11位國家元首、2位政府首腦及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
看點:習近平將發表主旨講話,闡述中方對亞洲安全形勢看法,提出中方對加強亞洲安全對話與合作主張。
成果:峰會將發表《上海宣言》,闡述成員國對國際和地區形勢的共同看法,宣示對解決有關熱點問題的一致主張。
參會情況: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介紹,此次亞信峰會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截至目前,共有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負責人或代表確認應邀與會,其中包括11位國家元首、2位政府首腦及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據了解,俄羅斯總統普京、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塔姆巴耶夫、伊朗總統魯哈尼將在參會期間訪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將參會並訪華。

第五次會議

2016年4月,經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成員國協商一致決定,亞信第五次例行外長會議將於27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亞信成員國、觀察員國外長及觀察員國際組織代表將受邀出席會議,其他有關國際組織代表將作為主席國客人與會。

非政府論壇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非政府論壇首次年會5月25日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年會發來賀詞,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個人的名義,向會議的召開致以熱烈的祝賀,向出席會議的各方嘉賓表示熱烈歡迎。

組織機構

主席國

2010年6月前,亞信主席國一直由哈薩克斯坦擔任。
2010年6月,自第三次峰會起,土耳其接替哈薩克斯坦擔任主席國,任期兩年,並於2012年續任亞信2012年至2014年主席國。
2014年,中國將首次正式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亞信主席國,這是中國首次擔任亞信主席國

常設機構

亞信常設執行機構——秘書處設在阿拉木圖,於2006年6月啟動。秘書處經費來源為哈薩克斯坦政府撥款和成員國自願捐款。
峰會和外長會議均為每四年舉行一次,兩會交錯舉行,間隔兩年。

會議影響

將宣示對解決熱點問題的一致主張
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表示,第四屆峰會以“加強對話、信任與協作,共建和平、穩定與合作的新亞洲”為主題,與會領導人將圍繞“亞洲安全形勢”、“推進亞信對話、信任與協作的措施”等議題發表意見。習近平主席將在峰會發表主旨講話,闡述中方對亞洲安全形勢的看法,提出中方對加強亞洲安全對話與合作的主張,呼籲亞洲國家共同維護亞洲地區和平穩定。
程國平表示,習近平主席還將宣布中方擔任亞信主席國期間推動亞洲安全和亞信發展的主要舉措,對亞信未來發展做出規劃。

會議花絮

2014年5月21日上午,聯合國官方微博連發四張上海城市交通圖,圖說“這裡是上海!”
2014年5月21日是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於在中國上海舉行的第二天,也是上海為確保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安全順利舉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市內部分區域、道路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的最後一天。
2014年5月16日,上海市媒體開始發布兩張交通管制引導路線圖,幫助市民更加直觀地了解管制信息,選擇繞行路線。

會議晚會

2014年5月20日晚,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文藝晚會在上海大劇院舉行。由福建省文化廳組織福建省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音畫舞蹈《絲路夢尋·海》,與《絲路夢尋·陸》共同組成史詩般的舞蹈《絲路夢尋》,為晚會拉開帷幕。
《絲路夢尋·海》根據福建省歌舞劇院舞劇《絲海簫音》片段改編而成,主要反映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泉州在宋朝和元朝時期雲集了各國使者與商賈,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港的歷史,以精美的舞蹈音畫形式,藝術地再現了800年前泉州港商船競發的壯觀場面和中外商品交流的繁華景象。

當下任務

進入新世紀之後的一個重要事實,乃是世界經濟政治重心向亞太地區的轉移。對於這樣一個隨全球化而得以推進、以和平方式崛起的區域現象而言,本來是一個自然而然形成的過程。但是,若干趨勢則促使了這一自然過程正在急劇地向失衡、衝突和危機方向的轉化。
首先是,對於權力自然轉移過程的過於意識形態化的渲染。若干年前新保守主義者所稱的“新冷戰的來臨”,在這次烏克蘭危機中得到了大大加強;而藉助於傳統結盟關係,又使得當下形勢猶如火上澆油。其次,藉助於現代信息條件而製造的種種“被預測的未來”,比如,誇大新興國家成長對於傳統霸權國家的威脅,誇大亞洲地區的各種既有利益衝突,也藉機影響和刺激新興國家自身媒體輿論中的激進成分,以這樣虛構的輿論形象來激化亞洲安全態勢。其三,為相關利益集團所綁架的軍火銷售,比如,軍火工業集團利用當前形勢的牟利動機所致,使得亞洲變成了當前世界增長最快的軍火庫。最後,激進主義、分離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勢力的趁火打劫。特別是企圖利用“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包括烏克蘭危機的延伸而火中取栗。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由亞洲國家自己發起組織,由充分體現歐亞地區政治、經濟、社會與文明多樣性的代表參與的亞信峰會,有理由、也有責任在此時刻擔當大任。
亞信峰會顯然要履行作為高層論壇的政治宣示功能,無論是當下、還是作為長期的目標,維護和平,推動和諧與信任,無疑乃是堅定不移的政治方針。在此基礎上,作為一次高峰論壇,各國政治領袖勢必藉此時機進行儘可能廣泛的交流和溝通,針對當前的安全問題,釋疑增信,多邊搭台,雙邊唱戲。著眼於未來亞洲的安全構架建設,本次峰會也會是一次極好的機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