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的紅杜鵑:我的母親彭儒

《井岡山的紅杜鵑:我的母親彭儒》為優秀共產黨員彭儒的傳記。彭儒是原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女戰士,後任中紀委委員。她從15歲開始投入革命鬥爭,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與了湘南暴動、井岡山鬥爭、中央蘇區鬥爭、長征、延安整風、解放東北、開國大典、改革開放等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幾乎所有重大歷史事件,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見證人。《井岡山的紅杜鵑:我的母親彭儒》講述了彭儒的革命經歷,涉及與丈夫陳正人相濡以沫的婚姻生活,以及他們與子女失散,最後又一一尋回的曲折故事。《井岡山的紅杜鵑:我的母親彭儒》塑造了主人公彭儒為黨的事業奉獻一生的光輝形象,正如書名那樣,她像“一支紅杜鵑,光照人間”。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井岡山的紅杜鵑:我的母親彭儒》主人公彭儒是中國工農紅軍最早的女戰士之一,是聲名遠揚的紅四軍“彭家將”中最小的女將。她從15歲開始投入革命鬥爭,先後親歷了湘南暴動、井岡山鬥爭、中央蘇區鬥爭、長征、延安整風、解放東北、開國大典、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等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幾乎所有重大歷史事件,品嘗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從一定程度上講,她的一生,濃縮了我黨全部的歷由。

作者簡介

陳瑞生,1933年10月生於江西省瑞金市,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正人、彭儒之子。曾任中共中央黨校進修部副主任,哲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編、副主編或參與撰寫、出版20多部理論著作,發表學術論文幾十篇。代表作為《美學綱要》(合著)。

圖書目錄

前言/001
第一章從湘南起義到井岡山根據地/007
第二章從瑞金到延安的艱難歷程/062
第三章在延安的日子裡/091
第四章開赴東北的日日夜夜/114
第五章母愛情深尋兒女/136
第六章 為新中國建設事業開拓奉獻/168
第七章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磨難/186
第八章重尋當年走過的足跡/203
第九章革命征途的最後一站/249
第十章離休後的豐富生活/261
第十一章魂歸井岡/316
後記/328

後記

母親活著的時候,我作為生活在她身邊的兒子,似乎並沒有感覺到她怎麼偉大,更沒有認為她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可是在她去世後,卻引起社會各界、特別是新聞媒體那麼大的反響。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母親的遺體告別儀式時,中央領導人和社會各界參加遺體送別儀式的人士排成長龍。他們向參加井岡山鬥爭的最後一位離世的老紅軍揮淚告別。之後,報刊、電視台、網路等新聞媒體連日報導,網上報導的文章汗牛充棟。在弔唁期間,來到母親靈堂前參加悼念的黨政軍和社會各界人士以及向家屬表示慰問的簡訊難以計數。社會各界前來家中弔唁的人群絡繹不絕。弔唁者敬獻給母親的花圈、花籃堆積如山,從五層一直擺放到一層。
在送別母親以後,我靜靜地沉思良久。在一個多月內,我為失去母親而寢食難安。每當想起母親或看向母親遺體告別儀式的錄相時,我的淚水總是止不住的長流。雖然母親走了,但母親的音容笑貌一直縈繞在我的眼前,母親的光輝形象在我的心中漸漸高大。我追思她光輝的戰鬥的一生,回憶她對我們子女的諄諄教誨,確實感到她老人家是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是中國革命歷史上一位少有的傳奇人物,是中國婦女的傑出代表。
漸漸地我萌發了要為母親寫一本傳記的衝動。我趁喪母之淚未乾之際,疾筆撰寫了本書的前三章。這三章是在母親所寫、所談的回憶片段的基礎上寫就的。但往後撰寫的章節,可供參考的文字材料越來越少,寫作進度漸漸緩慢,有時一兩個月都難以下筆。
於是,只好請求母親生前的戰友、同事們幫助提供回憶素材,或從革命老前輩的“回憶錄”中尋找點滴線索和素材。同時找我的姐姐、弟弟、妹妹共同回憶與母親相處的往事,或請他們提供文字素材。他們都認真地提供了不少的文字材料和口述材料。這些材料為我寫作《井岡山的紅杜鵑》一書起了重要的幫助作用。在寫作過程中,他們反覆幫助我修改或提供參考資料。尤其是在匡正史實上起T很大的幫助作用。本書雖然是由我執筆寫就的,但實際上是我們兄弟姐妹集體合作的結果。
在此,我首先向原農業部、墾部監察室的吳家驊、張福綿、熊國奇同志;向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劉麗英、孫中斌、秦志偉、張明泉等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謝!
向母親的老戰友朱春芝阿姨表示衷心的感謝!
向中共宜章縣委書記、縣長歐陽鋒,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丁邦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敏,縣委辦副主任、史志辦主任李浩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局局長黃海雲,縣史志辦工會主席謝水軍,及琦石村的自責同志表示衷心地感謝!
向與我精誠合作的姐姐、弟弟、妹妹們表示感謝!
向中國青年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彭明榜、孫夢雲同志所付出的辛勞表示感謝!
向協助我列印書稿的溫世紅、鹿志超碩士表示感謝!
本書是一本紀實性的傳記,它涉及到我黨許多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如有不實之處和不當述評,敬請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予以批評指正。
陳瑞生
2011年11月25日
於中共中央黨校寓所

序言

母親彭儒度過了98個春秋,2010年l0月5日,她走完了革命生涯中最後的人生旅程。
她是中國工農紅軍最早的女戰士之一,是聲名遠揚的紅四軍“彭家將”中最小的女將,親歷了“朱毛會師”,參加過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見證了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她是參加過湘南起義和井岡山鬥爭最後離世的老紅軍。她的謝世,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報刊和網路進行了大量報導。
彭儒的名字儘管許多人並不熟悉,但她不平凡的人生,一點也不影響人們從四面八方擁向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向這位令人崇敬的老前輩揮淚送別。
10月13日上午,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了我母親彭儒的遺體送別儀式。胡錦濤等中央領導同志敬獻了花圈,賀國強、曾慶紅、何勇參加了送別儀式。
母親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了慰問和哀悼。
中央紀委監察部領導和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部分同志、離退休老同志等:500多人參加了送別儀式。
全國政協、中央組織部、中直紀工委、中央黨校、全國婦聯以及湖南、江西等省委、省政府、省紀委,對我母親的逝世表示哀悼,對我們家屬表示慰問。母親的家鄉和生前工作過的地方組織、政府的代表和我父親陳正人的家鄉代表也參加了送別儀式。
禮堂外,全國各地和北京市趕來送行的1000多人排成長龍,其中有許多老一輩革命家的子女,也有我們六兄弟姐妹的同學和同事。他們緩緩地走進禮堂,向我母親遺體三鞠躬。在悠揚而又悽美的《十送紅軍》和《映山紅》曲調中,參加送別儀式的人們一一同我們家屬握手慰問,也有許多親朋好友同我們擁抱在一起,失聲痛哭。
母親在長達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於黨、忠於人民,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為民族獨立、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她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黨紀律檢查戰線的優秀領導幹部,中國婦女的傑出代表。
在漫長的崢嶸歲月中,她經歷了許多的歷史事件,接觸過眾多的風雲人物。她是中國革命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人。她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母親從14歲時讀《共產主義ABc》《嚮導》《新青年》,受到啟蒙,便立志摧毀不合理的舊世界,建立一個自由、民主、平等、幸福的新中國。她的一生,是跟隨共產黨,去努力實現她夢寐以求的偉大理想和政治抱負的一生。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的壯麗事業,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自由、民主、平等、幸福的新中國,她南征北戰,艱苦奮鬥,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她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為人民謀幸福的偉大事業。
她參加過椅林彈雨的湘南起義,沐浴過井岡山鬥爭的血雨腥風。在湘南起義的戰鬥中,子彈橫穿她的背包,她沒有畏懼和退縮;在中央蘇區突圍的戰鬥中,她被俘後脫險而歸。她在同黨內錯誤傾向、錯誤路線作鬥爭的過程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實事求是地面對各種殘酷的鬥爭。她相信民眾、相信黨,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無論是在延安的“搶救運動”還是在十年“文革”的浩劫中,她都堅強地挺過來了。在所有參加湘南起義和井岡山鬥爭的老紅軍中,她是最後一位離世的。母親彭儒確實是一位值得慶幸的革命者。
在黨內外的鬥爭中,母親彭儒經受住了生死榮辱的考驗。作為一個老紅軍戰士和老共產黨員,雖然她一生中經歷過種種磨難,遭遇過種種非人的屈辱,但她從未動搖過一個共產黨員的理想和信念。她的一生,襟懷坦蕩,光明磊落,顧全大局,忍辱負重,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廉潔奉公,艱苦樸素。
80多年的革命生涯,她的足跡遍及神州大地。從東海之濱到天山腳下,從白山黑水到海角天涯,遼闊的祖國大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她曾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說:“我是普通一兵,沒有立下什麼豐功偉績,我對黨和人民的貢獻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值得一提的是,我畢生對黨無限忠誠,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老老實實做人民的公僕,有多少光發多少熱,直至生命的終止。我已四世同堂。六個兒女都是共產黨員,孫輩們也有加入共產黨的。我們的事業後繼有人。他們不論是在黨內黨外,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地報效祖國。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總會比一代強。看到年輕人一代代地成長,社會主義事業蒸蒸日上,我們這些老一輩的人感到高興,放心!”
她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風範,將會影響和鼓舞一代一代人的成長。
母親同千千萬萬的老一輩革命者一樣,論物質財富真可謂“一無所有”。她所能給予我們子孫後代的遺產,只能是一筆在價值上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我寫這本書,實際上是根據她生前對一生經歷的回憶而寫成的。本來在2000年時我就準備代她執筆寫一本回憶錄,而且當時已經試寫了三章。本書的前三章寫好後,母親親自過目修改過。後來,每當她回憶往事的時候,常常因心裡激動而影響睡眠,導致血壓升高,所以弟弟妹妹都勸我不要再寫了。為了保證她心情歡樂平靜,健健康康地安度晚年,我只好擱筆。但這對我來說,實在是一件遺憾的事。我現在寫的這本書就算是對這一遺憾的彌補吧。書中的材料都是母親陸陸續續給我口述的,以及她老人家的言傳身教帶給我的感受和體驗。這本書也算是母親留給我們後輩的精神遺產,並願以此書獻給所有的讀者,特別是年輕的朋友們。願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一代代的發揚光大- 本書是寫我的母親彭儒,但也寫到了我的父親陳正人。因為自從他們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相識相知並結為伉儷後,在工作中和戰鬥中始終是形影相隨,未曾分離過。他們共同經歷過漫長的崢嶸歲月和風風雨雨的鬥爭。他們共同參與和見證了中國革命歷史,許多的戰鬥和經歷都是在同一個時空中進行的。所以,講到我母親的故事,就必然會聯繫到我父親的經歷。
陳瑞生
201O年10月31日
於中共中央黨校寓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