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
每年農曆八月初八施老爺生日,五龍廟舉行廟會,俗稱“老爺出會”。廟會之日,將裝扮一新的施老爺像從廟裡請出,巡遊各處,家家戶戶供奉香燭、糕點、祭品。還願者接踵陪隨,用硬牌“肅靜”、“迴避”、幢幡等,明鑼開道,彩旗招展,鑼鼓喧天。仙樂班(即清音班)、提香爐、娘娘隨從等,組成一支上百人的儀仗隊。老爺每到一處,都接受供奉。屆時,小商小販紛紛趕集,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八月初八是施老爺生日出堂,到霜降進堂。傳說施老爺是蛇身,霜降百蛇進洞,霜降前三天或後三天廟前後田野里演草台戲三天。戲台共有五座:最富裕的是東南匯(今呂巷鎮建富三隊);其次是西北匯(今呂巷鎮積極十隊);再次是西南匯(今呂巷鎮積極六隊);最後一個是東北匯(新農鎮五龍七隊);中間是寺廟和魚民合辦。廟裡負責兩天,漁民負責一天。戲班子有京劇團,也有紹興文戲。好的班子要出資三百多元,差一點的只要一百多元,支出費用按田畝攤派。
歷史
廟前有兩棵高大的銀杏樹:北面一棵樹齡約460年左右,樹高18米,周圍約3.4米,是“雄”的,不結果實;南邊一棵樹齡約150年左右,樹高16米,周圍約1.65米,每年八月份生滿白果。廟前還有一棵紫藤,樹齡已有470年,胸徑22.5米,樹周長0.71米,樹高2.5米,樹冠35米長,頗為名貴,已被列為市級園林保護名木。
五龍廟創建年代不祥。據《金山縣誌》記載:“五龍廟乃為祭祀宋朝施伯成而建”。從院內一棵銀杏樹分析,樹齡在450年左右,南首還有一棵銀杏樹,樹齡150年左右,可見建廟年代當在明代嘉靖年間。清朝同治、光緒年代重修。原五龍廟牆旁有石碑兩塊,一為道光十五年(1835年)立,一為同治年間立,均系“禁地丐糾眾強討”事,後被毀壞。
當時,五龍廟香火很盛,有信徒數千人。傳說施鍔亦是一名神醫,善於岐黃之術,能治百病,民眾中有瘡痛者,都來廟裡燒香求治,有的百姓把子女從小就過寄給施鍔,以求“太平無事”,因此“施寄爹”“施老爺”名聞方圓近百里。
民國23年前,廟裡住有僧人,主持和尚是廣仁和尚;民國23—31年是根善法師;民國31年(1942)—1964年是靈文和尚。
廟前有一座石橋,名廣仁橋。據說是廣仁和尚圓寂後,存在松江典業銀行的2000元錢被松隱區公所吞沒。於是,廟裡的和尚和松隱區公所打官司,結果,和尚勝。後來,和尚用這筆錢建了廣仁橋。此橋在1959年“大躍進”年代被拆。
1964年陰曆十二月十九日晚,五龍廟被“四清工作組”帶領一批所謂“四清分子”把兩個大老爺、四個皂隸、一雙水船和許多的小老爺一併燒毀。1966年五龍大隊建畜牧場,把西箱的武聖宮拆毀。關公、岳飛、觀音和彌陀等神佛一併遷在五龍廟內。1969年秋,五龍廟因年久失修,已塌漏不堪,大隊組織人員把廟拆除,翻建五龍國小。1988年落實了黨的宗教政策,學校遷移,由金山縣宗教局牽線,到普陀山邀請達緣法師重建五龍禪寺。寺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前埭仍然供奉施鍔像,始成為寺廟合一,命名為——五龍禪寺
法師
五龍禪寺從1988年開放至今,方丈為達緣大和尚,歷經四任監院——靜興法師、自修法師、妙悟法師、善忍法師。五龍禪寺在全體僧職員工們的不斷努力,在十方信徒和香客的鼎立扶持下,已初具規模。中軸線上從南向北依次建有三門,“五龍禪寺”四個字是已故上海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上海龍華寺方丈所題;“天王殿”三個字是已故當代高僧茗山大師所題,殿內供有四大金剛,他們表風調雨順;大雄寶殿是五龍禪寺的主殿,殿內供奉著教主釋迦牟尼像、消災延壽藥師佛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像,身旁是阿難和迦葉,他們是佛陀的侍者和大弟子;最後面是臥佛殿及放生池,臥佛殿小巧玲瓏,配有現代化的音樂噴泉設施,噴泉氣勢十分壯觀,體現了古今結合的現代風格。兩邊建有伽藍殿,殿內供奉施大老爺神像;三聖殿供奉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觀音殿,裡面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玉佛殿,殿內供奉從緬甸請回的釋迦牟尼玉佛一尊,佛像十分莊嚴;東側還有廂房和寮房建築。以後本寺還將建地藏殿、念佛堂和西廂房等建築,希望各位善男信女慷慨捐助,並為五龍禪寺的發展獻計獻策再作貢獻。
今天的五龍禪寺在金山區委統戰部和區民宗辦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本寺監院善忍法師的帶領下,高舉“愛國愛教”偉大旗幟,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本著“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以“以人為本、仁德治寺”的管理理念,帶領僧眾學修並進,以慈悲之心濟世,以宏法利生、荷擔如來家業為己任,為金山的三個文明建和建立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地 址:金張公路6006號
乘車線路:金張衛支線 朱石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