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 枝條光滑,幼枝具4棱,葉對生或近於對
生,上部的互生;葉近乎無柄;橢圓形、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7厘米,寬1~4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平滑無毛,或下面沿主脈上有毛。 圓錐狀花序頂生,長4~20厘米;花萼長7~10毫米,萼筒外部不具棱槽,頂端通常6淺裂,裂片卵形;花瓣6,近圓形,紫色,邊緣皺曲,基部成爪;雄蕊36~42,外側6枚的花絲較長,花葯較大,呈綠色,花粉粒紫色;雌蕊1,花柱細長,柱頭頭狀。 蒴果圓球形,長9~13毫米,寬8~11毫米。花期5~8月。
生長環境
產我國東北至西南的廣大地區。生山坡草地、林下、溝邊,海拔2500米以下,在西藏可分布至4000米。歐洲和亞洲西部也廣為分布。
多栽培於庭園。 分布華東、中南及西南各地。
分布範圍
本種分布極廣,形態變異極大,變異的性狀包括:匍匐枝有或無,植株大小和被毛狀況,葉片大小、葉裂片的對數、形狀和大小,葉緣的齒形,花序的大小,果實的大小和被毛等等;所有這些性狀的變異,是造成本種具有大量異名的原因。然而,這些都屬漸變的性狀,更不能找到一對相對穩定的相關性狀來作為確定種和變種的依據;事實上,民間在“拔地麻”“媳婦菜”等名稱下作藥用時,包括了各種形態的個體。因此,除寬葉變種外,本書未細分為更多的種或變種。
主要價值
各地藥圃常有栽培。根莖及根供藥用,可驅風、鎮痙,治跌打損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