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佛教五蘊喻
[出大莊嚴經] 五蘊。色受想行識也。蘊以積聚為義。謂一切眾生
。皆由此五法積聚而成身也。故佛為瓶沙王說世間諸法皆非堅實。而以此五種為喻焉。(梵語瓶沙。亦名頻婆娑羅。華言模實。謂身模充實也。)一色如聚沬喻色即眾生色身。沬即水沬。謂沬因風吹水成聚。虛有相狀。體本不實。以譬眾生色身。亦如聚沬。虛假不實也。二受如水泡喻受即領受之義。水泡即浮漚也。謂水因風動。或因物系。忽爾成泡。須臾即沒。以譬眾生所受苦樂之事。亦如水泡。起滅無常也。三想如陽焰喻想即想念之義。陽焰即日光也。謂遠望曠野。日光發焰。如水溶漾。而實非水。渴者想為水故。以譬眾生妄想。亦如陽焰。本無實體。因念成想。皆是虛妄也。四行如芭蕉喻行即造作之義。謂芭蕉體是危脆之物。無有堅實。以譬眾生造作諸行。亦如芭蕉之虛脆而無堅實也。五識如幻事喻識即分別之義。幻事即幻術之事也。謂如幻巾為馬。幻草木為人。皆幻力所成。本無實體。以譬眾生識心分別諸法。皆隨境生滅。亦無有實也。相關內容
□五蘊是指色、受、想、行
、識等構成我人身心的五種元素。因為“五蘊”是因緣和合所生的假法,本無實在的自性,因此說“非有”。就生理方面來說,色蘊是四大假合而有,本無實性;就心理方面來說,受想行識等四蘊都是對境而生,所對的色蘊既非實有,能對的四蘊自然也是假合之相。因此,心物二法,當體皆空,所以說“五蘊非有”。□質礙的意思。凡是有形體,占有空間,會互相障礙,且會轉變敗壞者,都稱為色。我人根身以及山河大地等林林總總的物質現象,都屬於色的範圍。色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積聚而成,廣義的色,為物質存在的總稱;狹義的色,則專指眼根所取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