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鎮政府所在地五申村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商貿活動的中心。現有機關企事業單位25家。各類商業服務網點68處,從業人員580人。現有居民3462人。
五申鎮屬土默特衝擊平原的一部分,鎮域地勢平坦,地表主要是砂質粘土和粘土,海拔高度均為987——992米之間,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年平均風力為2級,最大8級。年平均氣溫為8——10℃,最高氣溫38.4℃,最低氣溫——36℃。無霜期為120——130天,年最大降水量為704.9毫米,最低降水量01.6毫米。
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近年來,五申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圍繞“草葉為基、奶業富民、工業強鎮”的發展思路,開拓創新,拚搏奮進,是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均得到長足發展。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現價)完成3.14億元;財政收入達到494.1萬元;糧食總產量達9497噸,農民人均收入達3096元。
特色農業顯著成效
五申鎮是遠近聞民的“枸杞之鎮”。現枸杞的種植面積已達1萬多畝,年平均枸杞乾果總產量為1500——1800噸,因獨特的土壤、氣候等條件,所產枸杞粒大、色艷、含糖量高,一級品率達70%以上,倍受國內外市場的青睞,出口暢銷日本、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為養而種,大力調整和最佳化種植業機構,建成了面積.1萬畝高標準人工草場,主宰品種為阿爾金紫花岡苜蓿,年平均乾草總產量可達近2萬噸。全鎮糧、經、草比例達到1.1:1.3:1.4。
建成了專用型農作物種植業基地。高澱粉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左右,年平均總產量可達0.9萬噸。“星火一號”食用向日葵種植面積穩定在1.1——1.5萬畝之間,年平均總產量可達0.26萬噸,所產葵花籽籽粒大而爆滿,已逐步形成了較大的市場 占有率。
立足於當地糧多、草豐的資源優勢,以奶牛、肉羊養殖為重點的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近兩年來,鎮黨委、政府搶抓“奶業立市”和“伊利”、“蒙牛”兩大乳製品龍頭企業擴建奶源基地之有利契機,全鎮已新建起奶站12座,200年六月末奶牛存欄數達2040頭;大力鼓勵和扶持發展肉羊養殖業,全鎮肉羊養殖戶達2986戶,存欄總數達1.96萬隻。
工業經濟優勢
2004年全鎮鄉企總數達464個,從業人員3280人,預計完成總產值(現價)2.7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0.47億元。
鄉鎮集體企業蓬勃發展。托縣第二建築安裝公司合金河運輸公司兩大老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不斷發展壯大;集體工業企業五申鎮磚廠在轉變經營模式後,迅速實現 扭虧為盈,年生產加工能力1200萬塊,2004年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20萬元。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迅速發展,其輻射和帶動作用明顯增強。轉制後的五申精煉植物油廠重現生機,年生產加工能力可達0.1萬噸,採用壓榨生產工藝所生產的“星花”牌胡麻優味香、口感純正,屬綠色保健食品,市場前景廣闊。金河現代化農業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集優質牧草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大型草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採用“公司+合作+農戶”的運營模式,以股份制的形式吸納村民以土地入股,形成利益共同體;現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0萬元,年創產值1500萬元。位於鎮境內團結村的順字商貿有限公司是由台灣界順貿易集團投資1072萬元於2003年新建成立,公司占地10000平方米,主要以枸杞、黃芪、甘草、肉蓯蓉為原料的進行加工生產,可年加工各種藥材550噸,創產值3500萬元以上。2004年,由“金河”和“中牧”集團以股份制形成組建的內蒙古金牧良種奶牛繁育有限公司已落戶該鎮兩間房村,預計總投資1億元,現已從澳大利亞外購600頭“荷斯坦”良種奶牛入駐。非企業在總量和規模上實現雙增,全鎮非工企業452戶,年均創產值1.3億元。
社會事業穩步推進
深入實施“科教興鎮“戰略
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綜合服務能力明顯增強。鎮內有科技綜合服務站專設了畜牧獸醫工作站,從業技術人員28人;同時採取“鎮聘、站管、村用”的方式,完成了獸醫管理體制改革。
大力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全鎮現有中心國小1所 ,2004年投資近350萬元新建了五申鎮中國小教學樓,設計結構之體委三層、局部四層,總建築面積3497平方米,該項目年內即可竣工並投入使用。
努力打造文化大鎮
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取得新成績。2003年在鎮政府所在地,投資40萬元,新建了五申文化活動中心樓。該項目是由中央文明委“百縣千鄉文化宣傳工程”首批自主建設,設計主體為二層,總建築面積334.8平方米。2004年進一步配套和完善了內部設施,現已投入使用。同時投資25萬元,配套建成了面積為24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此外,還籌資10萬元,完成了擴建五申劇場項目。
切實加大資金投入
衛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全陣現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2所,醫務人員共26人。近三年來累計投資32萬元,極大的改善了鎮衛生院的醫療條件,增強了應對突發性疾病的應急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