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對比
網友認為,國外特效製作的存在是為了渲染劇情,讓觀眾自然融入故事中;中國電視劇特效的每次出現,都是為了提醒觀眾,請注意,此處正在使用特效。
特效實例
花千骨
網友吐槽:畫面太美不忍直視

花千骨吃的包子居然是用特效做成的,劇組你是有多窮,連個包子都買不起?
業內點評
《花千骨》特效鏡頭特別虛,特別是大場面的鏡頭虛實不分。再看另一個鏡頭,實在是假得讓我想請製作人員站出來單獨聊聊了!可以看出發光體是後期合成的,它是何方神聖可以單獨發光而不會照亮地面和牆面?這種違背最基礎的後期合成思維的鏡頭能出現在成片裡,真的是有點過分了,或者說是太奇幻了。

來感受下這個與《魔戒》中精靈主城相似的場景。幾年前網上已經出過此效果的工程檔案,可以說這個鏡頭根本沒有製作的成本,只有渲染的時間,從另一方面來說國內的頂級特效製作團隊現在要做出這種效果也不是很輕鬆的。而這是國外特效團隊在10多年前的水平,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國內和國外特效製作的差距。
片方解釋
對於“包子用特效做,奧特曼與小怪獸齊飛”的吐槽,該劇製片人唐麗君回應說:“關於包子特效這塊,原來我們拍攝中吃的是雞蛋,但是在後期中我們做成了包子,因為在第二集拴天鏈的時候,花千骨問白子畫:‘上仙我肚子餓,有沒有包子啊’,花千骨很喜歡吃包子,這個情節的加入使得她與白子畫和墨凍的感情就聯繫起來了,所以包子的修改對《花千骨》接下來的劇情的推動是有幫助的。”
盜墓筆記
網友吐槽:說好的大片效果呢?

第一集全程渣特效,80年代的《西遊記》都比這個用心吧!就連文物保護管理所這幾個大字都是特效啊!
業內點評
《盜墓筆記》畢竟是現代戲,從場景到道具的效果還算說得過去。下面兩個是我覺得還稍微欠缺一些火候的地方:大全景的火焰特效鏡頭,明顯是跟前後鏡頭的色調差異很大,好在地面銜接的地方做出了光,整體效果的融合比較自然,只是銜接在一起有些跳脫。
製作水平在國內來說應該算是比較高的水準,第一在色調和燈光方面可以看出,製作方是花費了心思的,比如火焰周圍的環境體現出了相應的光影變化。第二是場景的搭建比較講究。但是在後期製作過程中問題還是不少。CG製作跟演員互動不到位,融入不到實景中。這也是國內電視劇、電影製作的通病。道具屍蹩的設定沒有讓人感覺到恐怖,反讓人感覺可愛。
片方解釋
《盜墓筆記》總策劃、歡瑞世紀副總裁姜磊表示,五毛特效的原因是國內特效公司水平不夠,“比如屍鱉的特效,我們願意花錢,但目前國內特效公司只能做到這樣。屍鱉這種東西長什麼樣子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我們用的材料還是比較真實的,而且那種小道具的製作其實還是有一定複雜程度的”。
古劍奇譚

打鬥特效,封印、鬥法的手勢就像《新白娘子傳奇》,神功的特效場面全做成一圈圈的微波。每到這時候心裡就替自己的偶像心疼啊。
特效是請學生做的么?特別是襄鈴(小狐狸)的特效不忍直視,遊戲裡明明是只萌萌的金色小狐狸。製作人員你們就算沒見過真狐狸也該看過動物世界吧,你們在現實世界中見過長相如此難看的狐狸嗎?
業內點評
背景看起來像是紙片背景板,完全沒有景深效果。這隻大蛇是忘記上材質了嗎?還是導演大哥就喜歡這樣長得跟素模一樣的大蛇造型呢?測試材質和渲染非常花時間精力,很可能是考慮到效果還ok,不想多花時間多花錢就選擇了這樣操作。

片方解釋
據《古劍奇譚》的特效團隊負責人介紹,由於原遊戲的設定源於《山海經》,故事以武俠和仙俠為創作題材,“所以把東西做得很真實並不是很好的選擇,因此我們選擇了寫意絢麗的概念。”在確定了製作方案後,團隊遵從原創角色的招式及光效顏色作為基本參考,並加入新的視覺效果來豐富畫面。為儘量把遊戲原有元素進行保留後加以修飾,團隊也很是下了一番苦功。
封神英雄榜
網友吐槽:再現80年代水準

就好像早期的港產電視劇一樣,簡單的光電特效都是一個製作套路。迅速掃了幾集之後,直觀感受是閃電、光劍這些特效還都可以接受,但最讓我受不了的是特效製作的神獸,從神獸的設計到呈現在鏡頭當中的效果,讓我無法接受,感覺像是在看卡通片,完全和鏡頭的感覺搭不上!
優秀作品
捉妖記

《捉妖記》導演許誠毅最先接觸的是好萊塢著名特效公司工業光魔,由於這是一部在中國拍攝、講述中國故事的電影,作為合作夥伴,工業光魔將Base FX推薦給了他。在看過作品後,許誠毅決定與Base FX合作。除了對其技術的認可,他另一層面的考慮是:“我在懷柔拍實景,不拍的時候我就可以去三里屯檢查特效進程。但如果選擇美國團隊,我根本沒有辦法隨時趕過去。”
以Base FX為例,前後總共有468人參與了《捉妖記》的特效鏡頭製作,整個團隊包括模型、動畫、燈光、特效、美術、合成、剪輯、渲染和視效協調等15個部門,涵蓋了特效製作的全部流程。像這樣能夠主控項目、並高水準完成的特效案例足已經證明國產特效公司的實力。
大聖歸來

《大聖歸來》製片人、監製到導演本人,全部對該片的特效成本三緘其口。但通過相關媒體報導獲知,該片總製作成本約為6000萬元。相對於一部沒有演員、不用實景搭建,全靠電腦特效完成的3D卡通片來說,其特效占比只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