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杭州市五柳巷南起鬥富三橋,北至道院巷。南宋時在此建五柳園,故得名。舊時為達官貴人居住之處,後成平民棲息之地,居者多為小手工業者和商販。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建火車站於清泰門內,火車貫城而入,此處日漸熱鬧。1966年改名下友誼巷,1981年恢復舊名。小巷仍保留民國時期所建里弄建築,杭州市政府已將其列入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 。
起源
五柳巷歷史地段所處的位置為杭州古城的重要地段,歷代遺蹟眾多。宋代東河為城河,其時該地區屬於松芝坊和興禮坊範圍,元代城牆東擴,東河成為城內河道。五柳巷之名源於
宋時此處有一小御園,名為“五柳園”據《杭州市志》記載 “五柳巷,南起鬥富三橋,北折西接城頭巷。名始於清,其地舊有五柳園,巷以園名,1966年改名下友誼巷,1981年復名五柳巷。” 街區西側的城頭巷口原為宋代杭州古城正東門——崇新門基址,城頭巷即因此得名,崇新門在宋以前五代吳越時為南土門,相傳為古代煮海鹽之處。街區東依東河,宋代有“東菜、西水、南柴、北米”之說,東河一帶是當時杭州主要蔬菜產地及交易地,東河因此又稱菜市河,宋時此區域應已相當繁華。根據文獻記載,圍繞五柳巷和東河、鬥富三橋、城頭巷分布有大量的歷史遺蹟。五柳巷以西的佑聖觀巷以佑聖觀而得名,佑聖觀原為南宋孝宗潛邸、光宗、寧宗均出生於此。淳熙年間改為道院規模甚大。館驛後路因明洪武七年武林驛改建於此而得名,宋時屬傳法寺,元代江浙財賦都總管府及陰陽學均建於此。清代改為育嬰堂,後改為總捕同知公廨。街區東側的建國南路,古為小道,宋代起此地多名園,以富景園為最。元朝稱百花池上,又名白花蛇巷,明代有孔雀園、茉莉 園,因巷內木作坊較多,後又改稱板兒巷。五柳巷北端的四維里建築,為民國時的里弄式建築,據查原為民國稅物征管局辦公樓。城頭巷西側為清代觀梅社(梅花雙清)遺址。民國時省政府亦在此地,直至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遷至省府路。另據《夢粱錄》載:“五柳園即西園。余考鬥富三橋下有五柳巷,地近板兒巷,去金剛寺不遠,或即其遺址也”,可知五柳巷附近應 有金剛寺,現仍有金剛寺弄地名,只是限於史料不足難以確切定位,但由此該地區歷史內涵之深厚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