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212

五峰212

五峰212,也稱五峰大葉茶,是1994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開展第二次茶樹品種資源調查時,在原紅漁坪鄉珍珠頭村六組劉明魁責任田(海拔約800米左右)中發現的一個茶樹單株為育種材料培育而成的茶樹新品種。屬五峰地方茶樹群體品種的單株選育後代。母株現存,樹齡60年左右。2003年底了參加全國第三輪茶樹品種區試(浙江中茶所、河南信陽、貴州湄潭)。

基本信息

品種介紹

五峰212,也稱五峰大葉茶,是1994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開展第二次茶樹品種資源調查時,在原紅漁坪鄉珍珠頭村六組劉明魁責任田(海拔約800米左右)中發現的一個茶樹單株為育種材料培育而成的茶樹新品種。屬五峰地方茶樹群體品種的單株選育後代。母株現存,樹齡60年左右。2003年底了參加全國第三輪茶樹品種區試(浙江中茶所、河南信陽、貴州湄潭)。引

品種特徵

五峰212品種為無性系、灌木型、早芽種。芽葉黃綠,茸毛多,重芽型大葉品種。樹姿半開張,分枝較稀。葉長11.63㎝、葉寬5.5㎝(葉面積44.78C㎡),葉脈11對,葉長寬比為2.11。屬橢圓形葉。葉片上斜壯著生,葉面稍隆起、有光澤。葉質較厚軟,一芽三葉百芽重91.15ɡ。區試產量比對照增產30.55%。
育芽能力和持嫩性都較強。采一芽一葉在3月中旬。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8年4月春茶3次採摘一芽二葉制生化分析樣,經杭州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檢測,平均水分6.03%時,含胺基酸4.03%、茶多酚28.73%、咖啡鹼3.65%、水浸出物46.03%。制綠茶外形翠綠顯毫、香氣栗香持久、滋味鮮醇尚爽、湯色嫩綠明亮、葉底嫩綠尚亮,具有“香高、味醇、耐沖泡”的特點。抗寒、抗旱性較強。
扦插成活率高。根系發達、移栽成活率高。2008年3月31日,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果茶蠶桑藥麻專業組部分委員及專家,五峰212茶樹品種進行了現場考察。

栽培要點

1、把好園地選擇關。選擇海拔900米以下,水源十分充足、方便的田塊建園。要求土壤較深厚,PH值在4.5至6.5之間。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2、把好抽槽施肥關。抽槽深度不低於50公分,寬度不低於85公分。槽底施足有機肥及商品肥。底肥用量:每畝施餅肥200公斤,磷肥75公斤,家欄糞40背,或者畝施複合肥150公斤,磷肥75公斤,家欄糞40背(土雜肥50背)。家欄糞、土雜肥施在溝槽的“V”字型溝中,再施磷肥、餅肥、複合肥在溝槽的底部。然後表土回溝底,底土蓋溝上面。在槽底部從中開挖寬30㎝,深20㎝的“V”字型溝,此法不僅可以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也有利於今後茶園蓬心土的形成。
實踐證明:抽槽回土後到茶苗移栽之間的相距時間越長,越有利於茶苗移栽後的成活。
回土要求:園田表土、肥土回溝底,回到溝槽中的肥土要打碎。溝底的土放在溝槽的兩邊,待栽茶苗、覆膜用,或以後逐年回到茶行槽溝中。
3、把好種植規格關。規格以大行1.67米、小行0.6米至0.67米,株距17厘米為宜,雙行單株成“品”字形栽植,每畝用苗5000株,以利於發揮個體優勢、利於擴大採摘面和便於今後嫁接換種。
4、把好茶苗調運關。提倡每100株一紮並用黃泥漿根,再每200~300株用方便袋將根部包紮好再運輸。
5、把好移栽技術關。茶苗移栽適宜時間:低山在11月20以前、半高山在10月20日以前移栽結束,則有利於茶苗定植後當年的根系恢復與生長,提高成活率。茶苗栽植時重點是澆足定根水;有條件的地方最好用稻草、樹葉、茅草覆蓋地面,或用地膜覆蓋。茶苗移栽到大田後15天左右,即可用過濾的沼液100公斤+0.2公斤尿素+0.2公斤磷酸二氫鉀+0.2公斤菜油或用0.4%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氫鉀+0.2%的菜油進行一、兩次葉面追肥,及時補充茶樹營養。
6、把好苗期管理關。“三分栽,七分管”,加強苗期管理,防止“老苗”尤為重要。五峰310更顯得突出。其管理內容包括:合理間作,中耕除草、追肥、抗旱、防凍、茶樹病蟲防治、低位多次定型修剪以及補苗、合理採摘等內容。以實現“早成園、早豐產、高效益”的目的。
7、把好茶園投產期管理技術關。
a、根據茶樹所需營養的連續性、多樣性等特點,在深秋增施基肥對提高豎年春茶產量、增進質量將起到明顯作用。早秋施基肥,時間一般在10月上、中旬進行,每畝施餅肥100公斤,或豬、牛欄糞1000公斤左右,抽槽深施,施肥後立即覆土。
b、實行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分次追肥,及時噴施葉面肥。深秋施基肥。大力推廣“豬(人糞尿、畜、禽糞便)—沼—茶”生態環保型茶園。茶園晚秋和早春放養雞、鴨,羊等,以減少茶園雜草及害蟲,增加茶園土壤有機質。
c、合理修剪,培養優質豐產的樹冠。
d、分期分批按標準采。根據加工不同茶類對鮮葉標準的要求,採取分期分批按標準採摘,並適當留夏、秋茶新葉在茶樹上。
e、防治病蟲。做好茶樹病蟲防治是提高茶葉產量和質量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茶樹病蟲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綜合防治”為原則。茶園開始採摘,嚴禁茶園使用劇毒農藥或茶園禁用的農藥。大力推廣茶樹病蟲害的農業綜合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物理防治技術(如使用頻振式殺蟲燈、合理採摘、修剪等)、生態防控技術和高新防治技術,努力降低茶葉農殘,大力發展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和有機茶。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