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禪院

五峰禪院

五峰禪院原名五峰庵,相傳有千年歷史。五峰庵始建於宋,明嘉靖及隆慶年間重修,清雍正年間擴建,在其左右山坳上另建四座庵寺,清雍正十二年“五峰庵”更名為“五峰禪院”,並石刻門匾。

簡介

五峰禪院位於梅江區城北鎮群益村橫坑,與梅縣石扇鎮紅南村交界處的丫髻嶂下。禪院建於山腰,依山構築,寺門以石為框,斑駁頑蝕,透露著歲月的痕跡。禪院有一堂兩橫三門,後依山環抱,前有水塘,三面環山,門對十里遠山,禪院規整,紅牆綠瓦,十分顯目。

禪院環境

五峰庵五峰庵
五峰禪院現存石碑一塊,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立,為《五峰庵記》,碑文926字,記述建庵諸事。五峰禪院背靠丫髻嶂阿婆背孫主峰,面向單筆峰,有旗鼓山拱護,左右山環抱緊鎖正向水口,成百步轉欄,其巒頭峰勢深得地理之奧秘。據考原五峰禪院正殿不在現位,為現位左後方,與其他四座庵寺依山守望,遙相呼應。原五峰禪院及周邊四座庵寺均香火鼎盛,僧者盛達百人,亦傳宋朝名僧定光古佛曾雲遊於此,小居五峰庵,主持法事,得“萬法歸一”匾,匾為木製,如門板大小,字型方正,浮雕鎦金,為鎮寺之寶。窮山僻壤,庵寺鼎盛,聲名遠播,後被高人識破,密告官府,傳言得此龍脈,屬地必出將相,清乾隆年間精通相術之州官王者輔登嶂考算,果有其然,於是授意住持和尚,將原五峰禪院正殿拆除,於其原址右側一二十米處重建,後將“五峰禪院”門匾石刻鑲移其上,即為現所見五峰禪院,然其區位改為坐坳向峰,盤線變成戌山兼乾,龍水不配,五行不合,風水格局改動,以致香火漸衰,僧眾銳減,寺院日破,雖未致絕,終不得盛,至現僅存一禪院一和尚,“萬法歸一”匾亦在文革遭毀。
五峰禪院四周清溪流淌,鳥語花香,寺門兩側古桂參天,門前池魚躍水,環境幽雅,風景如畫。仰視丫髻嶂峰高霧繞,山水靈秀,五峰凸現,故有五峰山之名。相傳丫髻嶂為嘉應州(今梅州)入首龍山,其龍脈脈絡,從紅南村南水坑起勢,經桃畲村及楊文村,延伸至梅州城區之金山頂。行走禪院內外,倍感清靜安寧,雖如今冷清少客,然其氣場猶在透露昔日昌盛。原五峰禪院遺址,現為果林,其斷垣護坡,仍依稀可辨,從遺址及斷崖處撿獲之瓷器瓦當,粗考有明清之殘件。
但觀此處,有五五之特:一為五峰屹立。五峰禪院四周有人字峰、單筆峰、雙筆峰、雙挺天門、雞公石等五峰圍護;二為五寺並立。盛時有五個庵寺,代表木、火、土、金、水之五行,包容世間仁、禮、信、義、智五德;三為五個村莊。周邊南有群益村橫坑及石扇鎮紅南村,北有梅縣大坪鎮營里村及平遠縣長田鎮高畲坑村,五峰禪院對面有群益村桃畲;四為五個傳神。周邊山峰有貓狸洗面、阿婆背孫、仙人腳跡、美人照鏡、情人相望之傳神;五為五個比照。據《五峰庵記》(1587年立)碑載“稱景之勝者有五峰之景乎,向所謂東西二岩、明那二山,亦不以讓焉”,可謂有與大東岩及西岩、明山嶂及陰那山、及五峰禪院今昔興衰之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