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五家鎮隸屬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管轄。位於市境東北郊,北與哈爾濱市阿城區毗鄰。京哈線鐵路經此設站。鎮政府駐地距市區20公里。 五家鎮一帶,清末、中華民國時期,先後隸屬雙城府和雙城縣第二區。東北淪陷後期,分隸新康、新寧、新民村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雙城縣第五區,1948年12月改為五家區,後又改為第五區。1956年3月,撤區劃鄉,分設五家、新華鄉。1958年9月,改稱五家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銷五家公社,設定五家鎮。
五家鎮轄區大部分為平川地,少部分是崗地。全鎮總面積10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8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大豆、穀子、小麥等。鎮辦工業有農機修配、制磚、服裝、豬鬃、糖化飼料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5605萬元。全鎮共轄五家、民安、民和、民富、民樂、民康、民志、民發、暖泉、雙井、民生、解放、新義、新豐等14個村。1992
年末全鎮總人口3.3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551人;滿、回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7%。鎮政府駐地五家站。
概況
五家鎮位於哈爾濱市雙城區東北部。轄2個居委會、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五家村,距城區20千米。長濱鐵路從境內通過。
沿革
清光緒末年因此地居住五戶人家而得名五家屯。民國時為二區,偽滿時期為新康、新寧、新民村。解放後,1946年為五區,1949年為五家區,1956年撤區設五家鄉、新華鄉,1958年改五家公社,1984年改五家鎮。1985年末,面積109.1平方千米,6441戶,29528人,轄1個辦事處、14個村,37個自然屯,駐地五家站。1996年,面積116.1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轄五家、民安、民和、民富、民樂、民志、民康、民發、民生、暖泉、雙井、解放、新豐、新義14個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35182人。
區劃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230182103:
~001 121第一居委會
~002 121第二居委會
~200 121五家村
~201 122民安村
~202 220民和村
~203 220民富村
~204 220民康村
~205 220民生村
~206 220暖泉村
~207 220雙井村
~208 220解放村
~209 220新豐村
歷史發展
五家鎮形成和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傳於清光緒二十六年修中東鐵路時,在此設站,當時站旁只有五戶人家,常有一婦女懷抱一子笑得迷人,惹人喜愛,起站名的人突發靈感“五家子”的稱謂便逐步擴散,廣為人知,傳奇的由來,吸此著更多的人匯聚,五家子歷經富俊治必躬親權貴跑馬占荒,民國公區,偽滿保甲,新中國設社,新時期逮鎮等歷史沿革,終於形成了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各項事業迅猛發展,社會和諧,生機盎然的繁榮景象。
農村建設
交通運輸業。五家鎮東鄰哈爾濱道里榆樹鄉,西領雙城市公正鄉,南鄰雙城市幸福鄉、新興鄉,北鄰哈爾濱市太平國際機場,為構築更加明顯的交通優勢,五家鎮多方籌資,修通了通往雙城市及哈市近郊公里的白色水泥路,極大地方便了客流,物流,已兩條公交線路進哈,一條線路進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為緩解鐵路運輸壓力,方便五家人民離土創業,五家鎮開通了直接通往哈站的專列,每早7:30分起發,滿載五家鎮人的火車直達哈市,為人們創業增收提供了尤了便利的條件,很久以前就曾有千人進哈萬元還鄉的新聞見諸報端。
服裝加工業。五家鎮服裝加工產業,已成為一支柱產業,國為從事人員多,收入大,據統計現有 人從事服裝加工業,其中大規模生產車間達六處,每個從業者平均工資高達1200左右,2005年10月成立了服裝加工者協會,更加促動了五家鎮的服裝加工業向著規模品牌發展,服裝協會生產服裝件(套),產品遠銷北京、上海、江蘇、俄羅斯等世界各地。
白灑加工業。白酒生產在五家鎮歷史悠久,遠近聞名,以傳統工藝為主,真正純糧釀造,深受人們歡迎,這裡生產的白酒有20幾個品牌,並且能在吉林、遼寧、山東、河北、江蘇、內蒙等地在為名牌酒,占領了主要市場,袋裝伏特加酒更遠銷俄羅斯遠東獨立國協市場,五家鎮白酒生產解決富餘勞動力2000餘人,每年年產白酒 噸,轉化糧食 噸,提供酒槽飼料5萬噸,創收不僅使本行業增收還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
發展特色
農業。俗話說,無農不穩,五家鎮是農業大鎮,農業發展態勢良好,科技含量逐年提高,科學種田層出不窮,在發展質量效益型農業和科技示範園區建設過程中涌理出了許多先進的勞動者,他們為推動五家鎮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畜牧業。五家鎮的畜牧業發展一直處於全市的領先地位,是遠近聞名的奶牛大鎮,並正在向爭創全省奶牛第一大鎮的目標邁近,奶牛牛存欄量達 有關當局,成母牛 頭,日產鮮奶 噸,年創收 元,為了促進奶牛業健康發展,維護奶牛的整體利益,協調奶業公司和奶牛戶之間的關係,五家鎮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奶業協會,奶協的成功建設和良好運作,使奶牛戶的生產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根本利益得到了有效地維護,促進了五家鎮的畜牧業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招商引資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走出去,引進來,充分發揮我鎮人緣、地緣、資源優勢,加強與500強和行業50強的聯繫點合作,積極引導域外資金向旅遊、農業開發等行業拓展。
號召全鎮人民形成全民招商,自覺招商的氛圍,並制定獎勵機制極優惠政策,吸引投資者、立項者,在此基礎上動態充實招商項目庫,積極探索網上招商委託找理商和建立省外招商網點等新方式,加強投資環境,投資政策,投資項目的宣傳,瞄準國內知名的大企業,大公司進行有針對性的定點對口招商。
發展規劃
一、增加鎮內居民、農民收入,改善居住條件
保持鎮村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千方百計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增加就業渠道,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民增收。2010年,鎮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500元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10元,鎮內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2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5平方米,居住區公共設施基本配套,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二、控制人口規模,提高人口素質
繼續貫徹執行計畫生育的基本國策,通過政策約束,利益導向,輿論引導,使人們樹立現代生育觀,同時為廣大育齡民眾提供更加優質的生殖保健和優生優育的服務,加強流動人口生育管理,健全和鞏固市、鎮、村三級服務網路,有效地控制人口過快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三、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完善醫療服務,預防保健,衛生監督的服務體系。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滿足人民民眾基本醫療服務要求,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目標,全面落實新型農村社會合作醫療保險。引導基本醫療面向社區,繼續推進農村三項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健全預防保健體系,探索建設,高檔次,高水平的合資醫院,到2010年,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達到4人,傳染病發病率比前五年平均下降4%,人均壽合平均達到76歲。
新農村建設
五家鎮黨委政府在學習型機關建設中以學促發展。進一步確立並推進依託地緣區位優勢,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引領農民增收致富,實現富民強鎮的工作工作舉措。 五家鎮是畜牧業大鎮,以奶牛、生豬、蛋雞為主的畜牧業成為五家鎮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在學習型機關建設活動中,鎮黨委、政府把學習和發展兩個課題結合起來,著力培養幹部的發展意識,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工作的重點,通過理論學習、政策宣傳和技術扶持,促進畜牧業的健康發展。隨著二、三產業的發展,五家鎮白酒和服裝加工特色產業逐年壯大,僅此兩項產業就為農民創收六千餘萬元。農民外出打工人員突破八千人,去年一年創收八千餘萬元。五家鎮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酒鄉、牛鎮、服裝城,離土創業大本營”。五家鎮在小城鎮建設不斷加大力度,確定了鎮內排水邊溝和綠化、美化、香化工程,擴大棚戶區改造面積,改善鎮內居民居住環境等幾項惠民工程。在新農村建設上以整治村屯環境,提高道路硬化率為重點,力爭村屯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新農村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經過 五家鎮 的線路: 郊17路 345路
郊區線路(郊字頭) 首末車:7:00-18:00 上行:哈站- 薛家- 閻家崗- 五家鎮(4站)
下行: 五家鎮- 閻家崗- 薛家- 哈站(4站)
郊區線路(3字頭) 建國公園:冬季首末車:7:00-18:00 夏季首末車:7:00-18:00 五家鎮:冬季首末車:5:40-16:30 夏季首末車:5:40-16:30 上行:建國公園- 康安路- 市十院- 龍江客車廠- 仁和屯- 蔬菜研究所- 金山堡- 王家店- 小三姓- 康家- 薛家- 姜家- 大趙家- 後榆樹- 榆樹- 泰山崗- 西楊家- 雙井村- 吳家窩堡- 五家鎮(20站)
下行: 五家鎮- 吳家窩堡- 雙井村- 西楊家- 泰山崗- 榆樹- 後榆樹- 大趙家- 姜家- 薛家- 康家- 小三姓- 王家店- 金山堡- 蔬菜研究所- 仁和屯- 龍江客車廠- 市十院- 康安路- 建國公園(20站)